小说《毒眼》(文字佚名、插图孙文然)

标签:
青年博览青州文学孙文然小小说选刊弥水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小说
毒
在我们老家那片乡土上,说一个人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或是做事情很绝,便会用一个“毒”字来形容。
曾二自小不喜农活,在村子里游手好闲,平日邋里邋遢。然而一听到鸟叫,他便立马精神,腿脚麻利起来,循着叫声,他蹑手蹑脚地跑进林子,眯缝着的两眼仿佛放出光来。透过密密匝匝的枝叶,他能极快地捕捉到鸟的踪迹,并能跟踪着在枝叶间窜来跳去的鸟,迅速找到鸟在枝杈间搭建的窝------因此,曾二得了一个绰号“毒眼”。久之,他的原名基本无人喊了。
毒眼上树掏鸟窝,也时不时受到那些痛失爱子的大鸟的攻击。有一年夏天,麦黄时节,村人们都下地干农活去了。毒眼又踅摸到村南边的林子去干他的营生。他发现了一只长嘴雀,通过观察长嘴雀啄食的姿势,判断它是在捉虫哺子。他眯缝起那双放光的眼,一路跟踪,终于捕捉到了林子深处一棵高杈上的鸟窝。又可饕餮一顿的欲望,驱使他快速脱鞋攀树,爬向鸟窝。
长嘴雀的巢筑在杨树靠顶端、树干较细之处,毒眼费了好大力气才爬上去。他用手拂去鸟窝上边的树枝,两眼立时放出光来!窝里有五只光秃秃、刚出蛋壳不久的幼鸟,它们以为妈妈来喂食了,竞相伸着脖子,张开乳黄色的嘴巴。毒眼伸出手,将它们一只一只掏出放进口袋里。正要下树,一声凄厉的叫声传来,外出啄食的长嘴雀回来了,母性的本能,促使它勇敢地向着刽子手冲击!长嘴雀一边凄厉地呼救,一边飞旋着一次次用尖利的角质喙啄向毒眼。它的叫声唤来了鸟爸,两只长嘴雀一起向毒眼发起攻击!毒眼此时处于杨树的上梢,树晃得厉害,他只得用一只手紧紧抱住树干,腾出另一只手遮挡长嘴雀的攻击,不多时他手上、脸上便挨了长嘴雀几次啄拧。见他还不放回自己的孩子,两只长嘴雀开始了更凶猛的攻击,一只扑闪着翅膀,冲向他的左边,他急忙用手去挡;不料,另一只从侧面飞来,一个俯冲对准他的右眼,狠狠啄了下去,毒眼发出一声惨叫,一下跌落下去------
幸而树中间斜长着一根树杈,挡了毒眼一下,落地后毒眼没有摔成致命的伤,只是脚踝磕在了石块上,摔成了骨折。但他的右眼、那只专擅盯鸟的“毒”眼却彻底被长嘴雀啄瞎了!
自此,毒眼不能再捉鸟。
一只眼废了,一只脚残了,又加上毒眼好逸恶劳,在四里八乡没有个好名声,后来,毒眼老大不小了连个婆娘也没娶上。村里照顾他,村西头有一藕湾,便让他去看湾,挣些工分,分他些粮食,好歹维持生计。
此后,我考上了外地的学校,毕业以后分配在异地工作。因而,许久也便没有了毒眼的消息。
又过了许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见到了儿时的伙伴大强,谈论起小时候村子里的人和事,方得知毒眼死了,竟是死于他那只眼。
原来,毒眼自从看管藕湾后,便盯上了湾里的鱼和蛙,说来也怪,他虽然右眼瞎了,左眼却仍那么毒,浑浊的湾水,他眯起眼一打量就能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有蛙。他下网捕鱼捉蛙,每次都不落空。一年又一年,吃了多少鱼和蛙,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村人们只是觉得怪,每年夏季藕湾荷花盛开之际,蛙鸣之声越来越少。
一天傍晚,毒眼起网,觉得沉甸甸的,眯缝起左眼看去,竟网住了一条半尺长的“嘎呀”鱼,这种鱼身上溜滑,嘴角长着刺须。毒眼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网到这么长的鱼了,他连忙用手去捉拿,岂料刚拿出网,那条“嘎呀”竟猛地向上一窜,挣脱了他的手,“嘎呀”的一条硬须恰巧戳向了毒眼的左眼------
此后没多久,毒眼感到左眼肿胀,而后疼痛,痛到难忍之际,他去医院检查,竟是长期食蛙,感染了一种蛙身上潜伏的病菌,病毒由眼底神经着陆,并逐步辐射至周身,已是病入膏肓,鱼须所刺,仅是诱因------
没过多久,毒眼就病去了。
听大强讲,毒眼离世几年后,村南林子里的鸟又开始多起来,村西藕湾每到夏季又蛙鸣如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