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经理评价方式、标准、流程
(2011-11-21 17:22: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企业家实践! |
一、目的:
1、
2、
3、
4、
二、了解要素:
1、
1)、了解部门的工作意义、使命和工作目标,同时有团队目标,工作计划,包括自己的与员工的岗位职责——并将团队的工作意义、使命和工作目标,团队目标、工作计划、职责反复向大家传递。
*例如:资源部门的工作意义、使命:资源是各项业务的根基!无论是商品、证券都需要有资源作为依托,无论老师、经纪人的客户开发都是要以资源作为基础!所以,资源工作对团队是一件根基性重要的工作!为团队做出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同时,让客户了解不同的产品、市场和服务,为投资者建立了投资更好产品、接受更好服务的桥梁,也是具有挑战性和非凡意义的工作!不断为团队提供持续的资源就是资源部门的使命!不断为投资者介绍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搭建这个桥梁是对于客户的资源工作的使命!
2)、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比员工早来、比员工晚走,困难的工作凡事自己先做;
3)、工作有深度:了解每个工作环节的细节,思考、分析,并提出具体更好的方法;
4)、工作有高度:能够提前预知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加以思考,又解决方案,或者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5)、工作有宽度:了解员工,了解每个员工的情况,在积极性、能力、责任心方面,对每个员工有所了解。能站在团队的角度,衡量员工的工作。
6)、尊重员工:体谅他人,了解员工的心理,不用侮辱性的词汇、谩骂员工、消极的打击员工。
7)、积极性:对团队的鼓励,肯定团队的成绩,并引导团队向更高的目标工作、拼搏。
8)、提出更好的方法:能不断提出执行的具体的工作方法、方式
9)、提出更高的目标:能为团队不断提出更高的可执行的目标,并提示可能遇到的挑战,让团队积极地面对挑战
10)、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的思考,激发所有人参与工作,把团队是员工的团队落实到实处。鼓励每个人提出想法和建议,尊重员工的建议,鼓励员工提出有效的方式,并鼓励每个人向优秀的人学习。
11)、公正、公平:对团队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以团队要求要求自己,要求每个人;不因为有管理权力,而向团队员工寻求私利。
12)、责任心:对团队的各种工作负责任的态度,敢于自省,承担责任,并作出总结的责任感!
13)、包容心:是否对于团队所有人在不违反团队底线之上,对每个人有包容心,当听到反对意见时,是否自省,引导,帮助。
14)、团队:是否不说其他管理人员的是非,不正面、侧面贬低其他管理人员。
以上的10点,分为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1、2、3、5、7、8、9、11、12、14为必要条件——团队管理者必须做到的
4、6、10、13为充要条件——可以让管理做得更好的
2、
1)、工作职责:管理者和所有团队员工是否有团队职责,并察看工作职责,是否客观,并落实到位。
2)、团队目标:是否有阶段性的团队目标,完成目标后,管理者的工作,如果没有按时完成目标,团队管理者又如何应对?
3)、对工作内容的细致理解:管理者是否了解工作的细致方式,包括岗位安排、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工作的流程、以及其他最有效率的团队的细致内容,以及自己团队于最优秀团队的差距在哪里?以及如何改善?
4)、现场的鼓励:是否及时现场鼓励大家,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并切实产地到了每个人的工作中。
5)、现场的关注与帮助:是否在现场及时了解每个员工的情况,加以关注、和具体帮助,并提出要求。
6)、会议的总结,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鼓励信心。
7)、在工作群里的文档、具体方法。
8)、对员工的沟通、了解:包括语言沟通,包括员工的工作文档的分析
三、方式:
多角度、多层次,客观了解与评价
1)、上级评价:所属部门上级管理者的总体评价,包括二1、二2;
2)、员工评价:对所属部门整体管理的想法,从侧面提问二1、二2——由直接主管上级进行与员工的沟通!
3)、沟通了解:与主管沟通二1、二2
4)、现场跟踪:参与现场工作,了解在现场、会议、群中,哪一位提供了二1、二2
5)、数据分析:客观分析资源、销售业绩
四、沟通内容:
1、主管上级与管理者团里团队员工的沟通:
2、理事长与经理主管的沟通:
均根据二1、二2进行沟通,询问这些工作都是谁率先带着大家做?并提问:你对目前团队的管理整体有什么建议;
**特别对于1,不要问:你是怎么看xx?他的管理怎么样?不要落实到对某个具体管理者的评价上。
五、提出不同角度,层面的管理经营建议:
1、根据以上二1、二2,做出调研和分析后,给出具体的建议、目标、提醒,并要求进步;
2、同时把1作为下一次调研、评价的内容标准。
六、表格汇总、分析、决策:
1、
2、
3、
4、
**一定先作六1,再做六2,次序不能颠倒——这样能考察,主管上级是否了解具体情况。
**主管上级不要与管理层在询问前互相沟通,都要独立完成此表格。
**最终形成每个团队有6张不同角度的人,现场与沟通不同客观的沟通结果
**在人力资源部处汇总,有人力资源部分析不同表格,找到矛盾处,召开会议进一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