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威做的长城汽车会议纪要和提出的问题

(2014-08-23 16:46:54)
标签:

股票

李驰

同威

长城汽车

价值投资

     601633/02333长城汽车2014中报电话会议纪要 ( 20140823上午10点到11点40)

     考虑到很多研究员周六没时间听电话会议。凭记忆做了这个纪要。本来这个是发在微信群里的,有博友也有兴趣,就直接发到博客上。让所有博友看一下,实行最惠国待遇政策。

     2014年新研发中心落成。好多指标看,新研发中心很强大。研发排在营销前面。

     未来转固提折旧的不多。

     +  SUV的技术和制造难度都不低于普通轿车。因此长城轿车销量下降不能说是能力不行。另外,公司也想在新款轿车出来前,少压老款,给经销商时间去清空老款。下半年新款出来,会比较大幅度提高轿车的销量。C30月销售争取过万。

     H2大数据分析。买低配的少,最高14-15万的也有消费者买。(说明H2 有市场竞争力)。H2百搭和标准款销售比例1:2。标准款已经有很多个性化组合。百搭策略成功了。2014年底,H2要达到1万辆/月。H2 对H6大致有10%替代率。H2现在毛利率20%左右,目标是30%。

     年底开始推出H2 和轿车等的自动挡款。公司有能力把控自动挡技术和制造能力后,才会顺势推自己的自动挡。可靠性排在先进性前面。

     H1,2014年9-10月上市;H8,H9,COOPER C 会按序次第上市。H9计划2015年初。H8 要等公告。(我估计在2014年底前,否则怎么能排到H9 上市前呢);H7,15年下半年上传统版,16年上插电混动版;

     0  长城要求新能源汽车要在没有政府补贴情况下也能盈利。市场竞争力排在弄补贴前面。

     0  2014年上半年销量35万辆,大体和去年持平。2014年89万的目标争取但不靠降价硬去达标。盈利排在销量前面。

     出口平淡。好卖的H6产能不足,公司也不会降价去促出口。未来目标是出口5000辆/月。H6的可见目标是3.5万/月。

     公司轿车的经营理念是综合平衡盈利,品质,品牌和销量。不会为销量而销量。努力提升长城轿车的品质和品牌。

     县级网点的销售拉动作用不大,又不“高大上”,影响品牌美誉度。公司加大4S店建设。总体增加数量不大。

     思考点:在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下降,一些自主品牌开始为生存担忧的时候。长城的强大研发中心落成。长城在想的是盈利、品质和品牌美誉度建设。敢于对标合资品牌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有形的装备,工厂都不是第一重要。无形的理念和执行力;品牌和销售网络;技术路线和供应链管理才更重要。5年后,可能出现中国的丰田,中国的特斯拉,也可能有被人兼并收购。买股票买的是人。你可以不持有股票5年,但是你要用5年的眼光去扫描目标公司。

 

 

     SUV 是长城赚钱的利器。合资品牌和其它国内品牌也在并还将大规模推出各种SUV。SUV 是否会重复轿车的竞争轨迹,因为合资品牌SUV价格的下探,给民族品牌SUV一记重击。长城是否像早年现代在中国推首款索纳塔一样,只是恰当的时间推了一款恰当的产品,挣到了超额利润。一旦竞争对手醒悟发力,SUV 成为一片红海,长城SUV各种利好叠加的效果就会消失?(问题A)

     长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太急。这是采用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的策略,是一种低成本跟随策略,还是会失去弯道超车的先机?(问题B)

     自主品牌本来想通过出口来包抄合资品牌,效果不太好。长城2014年上半年的出口也没大起色。为什么?(问题C)。学一下冰桶挑战的做法,我把这A,B,C 3个课题递给海通证券汽车行业首席邓学先生。请他至少选一个问题,给我们买方研究员来个答疑。(同威研发,仅供参考)。

 

  邓学先生选B(在微信里做了回答)。

       我回答问题B吧,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我一直推荐和关注的方向。对于汽车消费,它是一个品牌和技术结合很强的行业,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特斯拉让全球龙头车企感受危机,因此需要自我颠覆的压力很大,醒悟的公司开始加快脚步了,比如:宝马。但,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现在要解决生存和向上突破的问题,是创业阶段还不到守业阶段;现在解决品牌和技术方面,长城和比亚迪是做的好的公司,一个是SUV,一个是新能源车;长城现在就做新能源车的确不符合发展道理,因为需要系统性的大战略。新能源汽车发展到2020年全球销量600万,但渗透率也不到7%,对全球的龙头丰田、宝马、大众是大问题;对长城是小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长城而言,思路是对的,如果长城说大规模搞新能源车,那就要担心了,因为公司三心二意了。

 

解答得超好,邓先生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学士和硕士,名副其实!

 

各位博友,您有时间可以回答余下的两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