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心山水
静心山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18
  • 关注人气:14,6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2011-03-12 00:21: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原文地址:盖蒂中心与《鸢尾花》作者:老匡

It’s not what you look at that matters,it’s what you see.

                                                                             ——Henry David Thoreau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8月21日。星期六。晴。今天是8月旅程正式结束、XYZ小分队解散的日子,X将于当天夜里飞往达拉斯(Dallas),已经完成使命、一直忠诚陪伴我们的雪佛兰也将回到它所在的公司。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解散之前的一项主要活动是参观盖蒂中心(The Getty Center),实现Z初来洛杉矶时留下的一个愿望。上午10点从长滩出发,沿405号圣地亚哥(San Diego)高速公路前往位于洛杉矶西北近郊的布伦特伍德地区(Brentwood)。40分钟后,将车开进盖蒂中心山脚的地下停车场泊车,然后免费乘坐无人驾驶的电车上山。电车沿缠绕着山坡的一条弧形铁轨缓缓开向盖蒂中心坐落的山顶。晴空蔚蓝,万里无云,随着电车斜弯上山,有一种渐渐脱离凡尘、升空进入蓝天的奇妙感觉。让游客怀着敬意、以明净澄澈的心境上山欣赏艺术,或许体现了盖蒂先生与博物馆设计师以及建造者们所秉持的人类艺术创造精神与艺术瑰宝崇高不朽的意志和理念。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走出电车,抬头仰望,白色建筑群高高耸立在蓝天之下。拾级而上,进入游客服务中心大厅,索取资料并观看介绍盖蒂中心的影像视频。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盖蒂中心由美国石油大亨J·保罗·盖蒂(J.Paul Getty)出资建立的J·保罗·盖蒂信托基金会于1983年投资并聘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理查德·梅尔(Richard Meier)规划设计,于1984年开始建造,1997年底落成开馆,历时13年,共投资10亿美元。建筑物的贴面以及广场地面的建材大多采用产于意大利的白色石灰华岩。乳白色的建筑群洁净纯粹,空灵飞翔,象征崇高永恒。通道的墙面则使用的是质感粗糙的石砖,让人有一种通过原始岩壁、穿越时空之感。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盖蒂中心由主体大厅和多个独立展厅组成,用于艺术展览、教育与研究。该中心的艺术藏品十分丰富,跨越数个世纪。馆中不仅有盖蒂先生本人收藏的450多幅欧洲油画,还有大量其他绘画作品(包括素描)、雕塑、手稿、古老书卷、摄影照片以及家具、灯具、钟表、花瓶、镶金嵌玉饰物等珍贵古董与奢侈品,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东南西北的各个展馆中,免费为游客提供综合的艺术享受。凡·高的油画《鸢尾花》无疑是该中心的镇馆之宝。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进入西厅W204陈列室,我们终于站在了《鸢尾花》画框的面前。ZY拍下他与《鸢尾花》的合影,如愿之后,走近退后,反复欣赏这幅久已熟知的名作,细细品味画面的色彩、笔触、情绪与灵魂。鸢尾花又名蝴蝶花,鸽子花,扁竹花,多为蓝紫色,娇媚华丽,婀娜多姿,如翩翩起舞的紫蝴蝶。鸢是一种鸟,花瓣像鸢的尾巴。其希腊与英文名是iris,音译为爱丽丝,动听的名字,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它的花语有“优美”、“华丽”以及“相信者的幸福”等,象征爱情、友谊、想念、热情、优雅以及光明与自由。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鸢尾花,凡高,1889年,布面油画,71×93cm

    完成于1889年的油画《鸢尾花》是凡·高的杰作之一。数株鸢尾旺盛地生长在如岩浆奔流的砖红土地上,刀状叶片似绿色火苗袅袅上蹿,蓝紫色的鸢尾花朵如扑火的飞蛾。画面笔触升腾,动感强烈,色彩艳丽,犹如一团熊熊的紫色火焰,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情绪。如此极端之美的表现形式,难道是内心狂热情感与躁动不安情绪的宣泄?红色土地象征燃烧不止的滚烫胸膛?扭曲波动的叶片意味着精神困扰与痛苦挣扎?凌乱纠结的花瓣表示绝望与哀伤?大片鸢尾构图幽闭,密不透风,惟有上方那片金菊和温暖草地提供了可以呼吸的空间,让紧绷的神经有所舒缓,同时令人宽慰地看到了画家燃烧的精神世界中温柔的角落。左侧那朵孤单的白色鸢尾花格外引人注目,如此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平衡重心右压倾斜的画面,必定有其特殊的意义。孓然挺立的姿态张扬执着于特立独行的艺术个性?喇叭状的白色花瓣是孤独灵魂的呐喊与渴望?还是宣告要竭力挣脱无形的压抑与束缚?在惶恐与哀伤中,终于看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那年的5月初夏,在法国南部阿尔的阳光下,蓬勃而忧郁的鸢尾在凡·高的画笔下霍霍地生长和开花。

    1985年夏天的一个黄昏,Z坐在故乡县城东渠河159号的屋檐下看完了欧文·斯通所著《渴望生活——凡·高传》的最后一页,红色的封面与红色的天空使Z迷离眩晕,眼前交替出现灼热耀眼的太阳、火焰般燃烧的金黄色向日葵、金色麦田上空的乌鸦和巨大旋涡状的星空。这种恍惚如梦幻般的状态在那个炎热的暑假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Z还阅读了由平野所译的《亲爱的提奥》这部凡·高书信体自传。凡·高在他的书信里写到:“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是不容易画的,但同时都是美的;终身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实是值得的。”凡·高是伟大的,正如他的一位崇拜者加歇医生所说的那样:“他的爱,他的天才,他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莫奈等人的油画作品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在西厅W204陈列室,除了《鸢尾花》,还同时展出了莫奈、毕沙罗、塞尚、马奈、高更以及米勒等著名画家的作品。由于各展室的藏品太多,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跑马观花,匆匆掠过。接近下午2点,走出展厅,站在露台上凭栏眺望。山并不高,但位置独特,可以俯瞰山脚下的405号高速公路,来来往往的车流成为一大景观。东边是洛杉矶城区,向西则是莫妮卡海滩和浩瀚的太平洋。如果有时间,Z愿意终日在西厅W204室徘徊,数小时坐在展厅中央的凳子上,仔细欣赏《鸢尾花》以及其他绘画作品,偶尔走出去站在露台上望远发呆,或坐在花园空地喝一杯咖啡消磨时光。

[转载]盖蒂中心与《鸢尾花》
深入洛杉矶城区的405号高速公路

    下午2点半,坐电车下山,先去惠蒂尔大道(Whittier Blvd)的吉野家(Yoshinoyao)日式快餐连锁店吃午饭。饭后回酒店取X的行李,紧接着驱车去洛杉矶国际机场附近还车。5点40分,将加满油的汽车开进租车公司的停车场,熄火,等待检查。工作人员手持检测仪器围绕汽车一周,仅几分钟便检查完毕。行车18天,总里程6332英里,共10190公里。支付完租车费,即将离开之际,Z转身回望静静地泊在停车场的雪佛兰,依依不舍地注视着它的身影,默默地向它挥手告别:再见了,伙计!感谢你忠诚地陪伴了我们18个日日夜夜,无论白天和黑夜,你风雨无阻,毫无怨言,从不懈怠,载着我们穿越沙漠、原野、森林和牧场,跨过河流、峡谷、高原和山川,一如既往地勇敢向前。值得信赖的你,全程见证了我们一路的欢歌笑语和所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你矫健的英姿、坚强的意志、无所畏惧的勇气将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祝福你,伙计!祝福你载着新的伙伴,继续上路,不断奔驰向前,一路平安!

    告别雪佛兰,乘坐租车公司的大巴陪送X前往机场。在二楼大厅,三人再次共进晚餐。几个小时后,X将搭乘深夜航班飞往达拉斯。X找到一处位置,拿出电脑上网消磨时光,耐心等候。ZY挥手与X告别,转身随手扶电梯下楼,走出机场,钻进出租车,返回长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