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拍摄时间:2010年8月15日下午6点21分(Z于阿切斯国家公园)
通过权威检测机构的科学检测,在那个类似于防锈铝合金的金属盒子样品中除了检测出常见的金属元素外,检测人员惊愕地判断其中可能还含有某些奇异元素。他们利用光普分析、材质分析以及金相检验等多种手段反复检测,仍然无法测定那些不为人知的元素成分。经过专家小组对检测数据和曲线一个通宵的慎重、周密的分析和研究,一致认为尤里送来检测的金属盒子不是地球人类制造的产品,而是来自于天外星球!其结论令所有现场专家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当然知道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在需要鉴定小组专家签字的最终检测报告上,还是十分谨慎地在描述检测结论的语句中加上了“极有可能”这个前缀。检测机构负责人特别做出以下决定:
(1)检测结果暂不对外宣布;
(2)立即将检测报告送往国防部;
(3)有关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4)提供必要条件帮助尤里继续开展研究。
检测的结果吓了尤里一跳,尽管与他事先的设想一致。他连夜赶回了莫阿布,加紧研究金属片上的文字内容。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Z正在拍摄夕阳下精致拱门的投影
1969年7月15日,对尤里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他终于将前18张金属片的所有符号翻译成意思明明白白的英文。只有最后三张金属片上镌刻的那些奇奇怪怪、弯弯曲曲的线条和符号尚未找到方法破译出来,他只能根据其形式及形状猜测很可能表示的是数学方程式以及天体坐标图。此时,尤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亢奋,在平静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处于精力透支的状态。
刻在金属片上的长文由上、中、下三篇构成,分别在三个跨度很大的不同年代由不同的“人”(指外星人)撰写而成。上篇是这样开始描述的:“你好!我们坚信你们终究会发现这个礼物。尽管还未在这个已有44~46亿岁、不停自转的美丽星球上发现高智慧物种——姑且叫做人类吧,但是我们相信你们是存在的,而且正生机勃勃、满怀深情、坚定不移地朝着智人文明阶段生生不息地演化和成长……”。从文中可知,赠送人类这个礼物的外星人曾三次来到地球,按照他们给出的年代数字与地球通行的纪年体系进行换算,第一次到达地球的年代是公元前39258年,第二次是公元前14168年,第三次是公元832年。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该文介绍,公元前39258年的某一天,来自第三“太阳系”某个星球的外星人驾驶一艘叫做“银船”的闪速器在莫阿布附近着陆。那艘闪速器是一种每秒可以闪过65万公里的超光速星际飞行器。他们一共来了43人,其中36人是艺术家——在他们那儿称之为星球艺术家或大地艺术家。这伙艺术家的共同爱好就是喜欢在直径约300亿光年的宇宙中的星球上从事大地雕塑创作。他们的艺术观念跟数万年之后的地球人完全不同,他们追求造型简约的艺术风格及效果,其艺术语言简单直接而有力量。他们创作雕塑时,只在大地上进行,完成的作品绝不搬进室内。就风景而言,他们认为只应当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不是绞尽脑汁地表现在画布上。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料到地球人却喜欢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来模仿自然风景,将原本丰富生动、生命鲜活的自然风景“整死”之后凝固在画布上,然后挂在自家狭窄阴暗的墙壁上,舒适地坐在沙发里,跷着二郎腿,捧一杯咖啡或者红酒,津津有味、表情深刻地欣赏一动不动、完全失去生命的画面。他们更没想到,地球人还热衷于将涂抹有颜料的画布卖来卖去,价格越抬越高。他们肯定不理解地球人为什么不去自然界欣赏活生生的风景,却要龟缩在室内狭小的空间看“死去”的画面。
据上篇介绍,他们第一次来地球跟月球有关。他们的祖先在长达163年的时间段中先后5批抵达月球,用地球人无法想象的方法在月球寂静空旷的平原上创作了33
000多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其中,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他们此次来地球实际上是观赏月球上环形山的艺术效果。他们在莫阿布只待了短短5天时间,完成了月球艺术效果拍摄工作,同时发现莫阿布地区具备创作大地雕塑的最佳地质条件,决定下一次来地球将在这里创作新的作品,以此作为献给地球人类的礼物。第6天上午,他们启程离开莫阿布,驾驶“银船”闪速器升空返航。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就在尤里完成破译金属片上大部分内容之后的第二天,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惊人事件。装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于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世界时13时32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执行此次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经过38万公里的飞行,当飞船在月球背面确认登月点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从“阿波罗11号”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中分离出来的“鹰号”登月舱,于休斯顿时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世界时20点17分43秒)在北纬0度40分26.69秒、东经23度28分22.69秒的宁静海南部的一个登陆点稳稳着陆。“鹰号”降落6个半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激动地面对地球上的人类说道:“这是我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正是这“一小步”,实现了人类登月的伟大创举,开创了人类航天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