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拍摄时间:2010年8月15日下午6点07分(Z于阿切斯国家公园)
从1943年12月16日迈出第一步,到1957年9月29日上午11点37分测量完最后一座石拱门,用了整整14年时间。《石拱门的秘密》的下篇“神奇之光”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写作者在14年当中那些激动人心、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尤里和洛丁先后72次进入阿切斯地区,在沙漠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是3个月零17天。方圆310平方公里的高原沙漠,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夏季炎热干燥,冬天冰天雪地,他们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多次体验濒临死亡的生命极限。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57年10月4日下午4点28分,尤里和洛丁精疲力竭地走出沙漠回到了莫阿布。那天,对于莫阿布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对尤里而言,却是重要的一天,他实现了计划中的第一步,完成了测量整个阿切斯地区全部石拱门的任务。晚上,莫索为尤里,洛丁,还有杰茜(她17次跟随尤里进入沙漠)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在他们痛饮啤酒的过程中,远在东部的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政府却正为一个特殊新闻事件感到震惊和尴尬——当天,苏联宣布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正是那颗由苏联人科罗廖夫领导设计、在近地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重达83公斤的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征服宇宙的道路,宣告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到来。
在杰茜的辅助下,尤里接着用3年多的时间,统计数据,整理资料,冲洗照片,绘制石拱门分布图。在此期间,还多次进入阿切斯地区核实测量数据。1960年圣诞前夕,尤里撰写完成了考察报告的初稿——整个阿切斯地区,共有大大小小、不同跨度的石拱门3617座,其中,已经完全坍塌毁坏815座,严重残缺639座,完整和比较完整2163座。最小的石拱门3英尺开口,最大的风景拱门(Landscape
Arch)跨度为306英尺(93米)。拱门形状千奇百怪,有的似弓背,有的如平桥。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61年3月28日,尤里将最后定稿的报告并配上多幅图片寄给了《国家地理》。这是一本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于1888年创办的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以及月桂纹图样是该杂志的象征。4月12日上午7点,刚起床的尤里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国家地理》杂志主编亲自写的一封信:“亲爱的尤里先生,我首先要向您致敬!您杰出的工作令人激动不已。优美的文字,详实的数据,珍贵的图片,罕见的拱门——大自然的恩赐,我如获至宝,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心灵的震撼。我们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发表在第4月号上,那座优雅孑然耸立在悬崖边的石拱门将作为本期的封面……”。历史总会出现难以置信的巧合。在尤里兴奋地阅读完信件的数小时之后,世界第一名航天员、身穿90公斤重太空服的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苏联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进入太空,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于当天上午10点55分(莫斯科时间)返回地球,安全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 [转载]莫阿布之夜(之四)](//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尤里披露了一个偶然发现。1952年5月2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上午11点09分,尤里在测量编号为2061的石拱门的过程中,发现拱门基脚外侧刻有一个奇怪的符号,似乎指向某个角度。他顺着那个方向寻找,并未发现有何异常现象。正午时分,太阳当顶,他坐在拱门旁边的一块沙岩石上休息。突然,石拱门右侧大约5米的地方发出一束闪闪耀眼的白光。尤里起身好奇地走上前去,发现那束光是从一堆砂岩石的缝隙中射出来的。他搬开砂岩石并刨开沙粒,一个亮铮铮的金属盒子露了出来。是谁埋藏在这里的呢?盒子里面是什么东西?他打开盖子,只有一叠金属片,共21张。薄薄的金属片上刻满密密麻麻的符号,怪异而神秘。当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非凡意义,更没想到那些金属片不仅是阿切斯地区石拱门的全部秘密,而且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