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其幸运/无法确知/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辛波丝卡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英国媒体报道,近年来黄石公园地底下的间歇泉热液出现异常现象,因担心随时发生高温热液喷发而灼伤游客,自2009年7月23日以来,黄石公园开始部分对游客关闭。英国专家预测,黄石公园地底下的“超级火山”大约每隔60万年喷发一次,自上次喷发至今已有64万年,现已进入喷发周期。又据《丹佛邮报》称,美国地质学家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高100英尺、长2000英尺的“大包”,随时将爆裂喷发。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布鲁斯·科耐特博士针对黄石公园地底下存在的“可怕危机”无不忧虑地说:“黄石公园地底下,气压显然在加大,热液和蒸汽正在试图寻找更多喷泄出口,如果更多的喷气口出现,地底岩浆室中的压力将获得释放。岩浆室中的压力降低到一个临界点,岩浆内的过热水便会形成威力巨大的爆发。然而不幸的是,当地表喷气口再没有热气喷出时,人们会认为危险已经过去,可事实远非如此,这只是一个虚假的安全信号,它是另一场更大风暴来临之前的短暂平静!”不久之后,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测到黄石公园南门东南9英里处发生了4.4级的地震,震源离地面仅0.3英里。为此,美、英地质专家发出警告,黄石公园地底下出现的热能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超级火山”、“死亡妖魔”即将苏醒的信号。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9年,Z在紫金电影院看过好莱坞灾难片《2012》(或译为《2012世界末日》、《2012末日预言》)。影片根据玛雅预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故事。2012年12月的某一天,杰克逊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美丽的湖泊已经干涸。第二天,灾难发生了,强烈地震伴随大量陨石的坠落,火山爆发,山崩地裂,惊天海啸,地球仿佛成了人间炼狱。于是,和众多家庭一样,杰克逊踏上了险象环生的求生之路。
依照玛雅人的长历法(Long Count
Calendar),宇宙以“大循环”方式运行,每一循环为一个“太阳纪”,自始至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前四个浩劫已经过去。随着第五个太阳纪的到来,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地球磁极逆转,天体重叠,太阳消失,大地剧烈摇晃,地球毁灭,本次人类文明在这一天终结。当黑暗降临后,黎明永远不再到来。针对如此恐怖和令人绝望的预言,美国宇航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声明:“2012年不会发生任何毁灭性的灾难。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星球已经安稳度过了40亿年,而且全世界有威信的科学家都知道2012年地球没有任何威胁。”
我们宁愿相信美国宇航局的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人类一定能安全地度过所有的灾难,并从一次次生离死别、万劫不复的灾难中幡然觉醒和彻底转变,人类的理性与爱心和人性的光辉得以恢复,在居安思危中,超越现有的智慧,彻底消灭战争、杀戮与破坏,使人类真正走向和平,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文明世界。
值得庆幸,黄石湖没有干涸,依然碧波荡漾;被誉为“地球最美丽的表面”、“世界上最美的温泉”的大棱镜温泉既没有消失也没有关闭,2010年8月10日下午,我们置身于这一“艺术家调色盘”(Artists'
Paintpots)上,享受着长达数小时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位于黄石公园内的大棱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又称为大彩虹温泉,是美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温泉,其面积约250英尺×300英尺,水深约160英尺,每分钟大约涌出2000公升、温度为71°C左右的地下水。该温泉最奇妙之处在于其色彩的变化。温泉水中富含矿物质,经过氧化反应,并在大量藻类以及活跃在滚烫的温泉水中嗜热的光合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呈现出瑰丽灿烂的色彩。
我们沿着长长的木板栈道缓慢地挪动脚步,不断地赞叹和拍照。有的泉池冒着浓浓的水雾,蓝莹莹地深不可测;有的地方则水薄如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波波、一圈圈纵横交错的纹理。风不时吹动乳白色的水雾,婀娜起舞,飘升弥漫,偶尔缠绕在脸上,温热的水汽中含有浓重的硫磺味道。下午的阳光照射在泉面上,色彩变幻无穷,绚丽夺目。眼前五彩斑斓的景观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和形容,站在栈道边的Z深深地着迷。
正当Z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里,仿佛听到有人在喊Z的名字。Z以为是幻觉,只是愣了一下。接着又听到几声呼唤,回头一看,一位同事已欣喜地站在身旁,Z喜出望外,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赶紧合影留念。在人生旅途中,邂逅和偶遇是美丽的意外,然而发生在这里的巧遇可就更加不同寻常了。由于同事跟团旅游,停留时间有限,数分钟后,挥手告别。望着同事远去的背影,Z有一种恍惚之感:刚才遇见谁了?莫非是一个幻觉?在遥远的美国西部的一条栈道上居然能发生如此的巧遇,千载难逢的几率被Z碰上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Z依然站立在原地,内心的感慨如氤氲的雾气一般飘忽:刚才的巧遇仿佛是特地为Z营造一种情景交融、亦真亦幻的氛围,让Z在宛若仙境的彩色空间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
穿越幻境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太阳西沉,耀眼的光芒使Z更加眼神迷离。Z坐在一池冒着水雾的温泉旁边的长条木椅上,望着远处那些在夕阳下、行走在雾气缭绕的栈道上仿佛穿越幻境的游客,若有所思,设想人生的种种相遇。Z喜欢小说《我们在此相遇》不动声色、静水深流的开头:“在里斯本某中央广场,有棵名叫卢西塔尼亚的丝柏树……”。丝柏树象征生命之树常青。广场意味着开放与无限可能,提供人生不同方向的种种选择。无论奔去何处,都会有注定的相遇,只不过无法预料那些相遇何时发生、所遇见的人对你的生命有何重要意义。“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我十一岁……”在平静的叙述中穿越时空,少年时代的那次相遇一定不同寻常,所以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再次遇见她,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再次遇见她,多么美妙,她一定像一朵娇艳的鲜花盛开在你的生命里;“米雷克遇见棠卡是在某个周五晚上,她的休息夜,在巴黎一位共同的波兰朋友的生日派对上……。相遇的第一夜他们便注意到彼此。”一次不经意的相遇,从此进入彼此的生命,两个礼拜之后,棠卡满怀理想的表示,她至少要为米雷克生两个孩子。如此种种,所以必须出发,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让平凡卑微的生命过程成为激动人心之旅。
Y在远处向Z招手,我们即将离开大棱镜。此时,雾气浓重,落日余辉将通向幻境深处的栈道和路边杂草涂成辉煌的金色。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 [转载]在大棱镜穿越幻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