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在黄昏时出发,在黑夜中抵达

(2010-10-28 20:34:24)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谢谢Z,在聆听美妙的音乐中转载这篇美文。

   谨将《燃情岁月》和《大河之恋》的主题曲献给在黄昏中前行的Y、X还有Z,以及正在路上和即将上路的人。

                                                                                                                    ——老匡

 

   有些人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以此行事,这些人要么变成了疯子,要么成为传奇。

   Some people hear their own inner voices with great clearness.And they live by what they hear.Such people become crazy,or they become legends ...

                                                          ——电影《燃情岁月》

   只有在记忆中才有永远美好的事物。

   Nothing perfect lasts forever,Except in our memories!

                                                          ——电影《大河之恋》

 

    黄昏时分,我们的汽车驶出黄石公园西门入口,X将车停在西黄石(West Yellowstone)小镇上的一处加油站。趁加油的短暂空挡,Z站在街边好奇地环顾四周,红色的落日余辉映照着高高的广告牌。穿着随意的游客,在街道上悠闲地漫步。街道两旁布满旅游纪念品商店、咖啡馆、酒吧、餐馆以及旅店。许多商店的英文字母霓虹灯开始闪闪发光,橱窗里陈列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及饰品。有些小店的门前站着棕熊、鹿子、野牛以及狼的木雕或铜雕,其中一个棕熊的表情和举止令人发笑。在一家印第安艺术品商店门口的一根立柱上雕刻有印第安土著图腾。Z走进最近的一个小店,店内琳琅满目,挂满钥匙扣、纪念徽章、动物模型等各种小纪念品以及黄石公园和蒙大拿风光邮政图片,墙壁上还挂着鹿和鸟的标本。8月是旅游旺季,镇上的旅店十分紧张,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预订一空,X只预定到了大斯凯的一家旅馆。

    加完油,我们在蒙大拿的黄昏中出发。汽车沿着穿越加拉廷国家森林公园的191号公路(加拉廷路)驶向大斯凯(Big Sky)。西黄石距离大斯凯55.6英里(约90公里),晚上行车估计需要大约1个半小时。这些天来,我们总是在黄昏准时踏上返程,或者说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出发。我们已习惯于在黑夜中急速前行。黄昏中的景色沉静肃穆,自有其特别动人之处。望着窗外的黄昏,Z想起在7月的某个下午他坐在北京三联书店通向地下层的那个著名的楼道上捧着小说《黄昏时出发》阅读的情景。真是有趣,数天之后,Z,还有YX,在美国的西部,每天都在昏黄时出发。

 

    《黄昏时出发》(由王圣棻、魏婉琪译,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的作者为美国人布莱恩·莫顿(Brian Morton),1955年生于纽约,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和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小说围绕着24岁的女研究生海瑟和已是垂暮之年的作家席勒之间的情感故事展开,讲述了“一个作家落寞却不轻言放弃生命”、值得为其生命喝彩的温馨而又哀伤的故事。海瑟是个“体型娇小,穿着迷你裙的自传作家”,她毕业时决定以心目中的偶像席勒及其作品做一篇硕士论文。他们终于在一种尴尬、内心震荡的场景下见面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面,但是他立刻认出海瑟,向海瑟走过来,脸上带着微笑。年老,肥胖,秃头,艰难地拄着拐杖。这就是她梦中出现的那个男人,现在却如此陌生。“我真不敢相信就是你。”海瑟说。对方按住她的手,重重坐在她对面。她其实很想说:打从我还是个小女孩,你就是我最重视的人。你是我的生命导师。你了解我,更帮助我了解自己。如果读一本书是两个人裸裎相见的过程,那么我已经裸着身体认识你好多年了。海瑟仔细地看着他。他脸皮的皱褶悲惨地下垂着。跟许多老男人一样,他的模样不可思议地像个老女人……。

    席勒怀着对青春之爱的希冀在具有象征意义的“黄昏”中开始出发,可是海瑟却对人生导师渐渐幻灭,其结局可想而知。令人欣慰的是,挣扎中的席勒以他的勇气捍卫了衰退生命不可亵渎的尊严,他仍是个英雄,一身伤痕的英雄。小说描绘了一个作家全心奉献给文学的生命故事,“一位艺术家的挣扎……,生命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勇气在书中俯拾皆是,这样的生命也因之成为一种艺术。”(《今日美国报》评论),“温秉优雅的文字……,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述说了坚定的意志与深刻的怜悯。”(《出版人周刊》评论)。正如席勒所言:生命里大部分的困难抉择,并非对与错之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是对的抉择。这就是为什么生命总是悲伤的。

 

    夜幕低垂,X全神贯注地把握着方向盘,保证了行驶的速度和我们的安全,不需要Z操心。Z不停地张望昏暗的群山和牧场,渐渐陷入沉思和冥想,内心深处有种沉潜的记忆令心灵泛起涟漪。蒙大拿的山川与河流以及那些动人的故事一幕幕在脑海中呈现。Z此时的记忆来自于《大河之恋》和《燃情岁月》这两部经典影片。

[转载]在黄昏时出发,在黑夜中抵达《大河之恋》电影海报

    《大河之恋》的英文片名是《A River Runs Through It》,又被译为“大河恋”、“大河奔流”、“一条奔腾而过的河流”、“穿过自身的河流”。这些都是很美丽的名字,一条生机勃勃的大河流过的两岸怎么都不会沉闷和无所作为。该片导演罗伯特·雷德福于1992年将电影主要场景选择在蒙大拿州的西南部、黄石公园以北的小镇利文斯顿(Livingston)。这里山川壮阔,森林茂密,山谷宁静如天堂一般,更有一条河水丰沛、鳟鱼肥美、奔腾不息的河流。

[转载]在黄昏时出发,在黑夜中抵达在河边垂钓的诺曼与保罗(电影截图)

    《大河之恋》的故事在老年诺曼深沉独白的回忆中展开:第一次大战之前,麦克林及其夫人和两个儿子诺曼与保罗(由布拉德·皮特扮演)住在蒙大拿米苏拉河边的小镇上。父亲在长老会当牧师,尤其擅长用蝇钓鱼,他确信宗教与钓鱼同样重要。哥哥诺曼稳重内敛,弟弟保罗爽朗坚强。在童年时代,兄弟俩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机械呆板的钓鱼技巧以及品行训练。大布莱克河里有许多肥美的鳟鱼,父亲经常带着诺曼和保罗到河边垂钓,他们挥舞着鱼杆,长长的鱼丝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那些弧线亦是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诺曼从小就在深信好的文风应言简意赅的父亲的严格要求下练习写作。每当交出的作文符合父亲的要求之后,诺曼立即带着保罗像风一样冲向河边。湍急的河水在山谷中流淌,大块的云朵在天空中移动,两岸森林幽暗静穆,淡蓝色的水雾从河面缓缓升起,那儿布满诸多奇迹和种种可能。兄弟俩站在河水里,自由自在地挥动鱼杆。一个傍晚,诺曼和保罗仰面躺在河边,少年的梦想和身旁的河水一起在夕阳下泛起迷人的金光:诺曼希望以后做一个牧师或者职业拳击手,而保罗只想成为一个用蝇钓鱼的渔夫。1917年,大战爆发,16岁的诺曼加入了森林服务部,有机会看遍蒙大拿的名山巨川。保罗依然在追寻他的钓鱼梦,逐渐创造了一种投影式钓鱼法。1919年秋天,被闻名遐迩的达特茅斯学院录取的诺曼登上“北太平洋号”火车前往三千里以外的陌生地报到。他在那儿饱览知识,逐渐对罗马诗歌产生浓厚兴趣。保罗不愿意离开蒙大拿和垂钓的好地方,留在家乡升读大学,毕业后在“海伦娜日报”当记者并搬到海伦娜(Helena)居住。1926年春天的黄昏,诺曼乘坐火车返回家乡,蒙大拿壮丽的风景令他激动不已。久别的兄弟庆祝重逢的最好方式是立即奔向大布莱克河。又见到阔别已久的河流,诺曼对垂钓已有些生疏,连鱼丝都抛洒不出去了,而此时的保罗则已成为令他叹为观止的钓鱼艺术家。在一次舞会上,诺曼邂逅了女友杰茜(由英国女星艾米丽·劳伊德扮演,1997年她前往印度拍摄影片时被狗咬伤,在药物的作用下患上严重的强迫性神经症)并开始约会。不久之后,杰茜收到了诺曼写给她的情书亲爱的杰茜,温柔的月光洒在蔷薇上,散发出诱人香气,我心里想着这首歌,我轻轻地哼唱着,想着某处地方,一处值得怀念的地方,那儿绿茵一片,人迹罕见,只有鹿儿在原野中漫步,我的记忆中只有你,轻倚在我的臂弯中。”此时,山谷里缓缓飘升起紫色的雾气。某天,诺曼收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邀请他于1926年秋天出任英国文学教授。诺曼希望弟弟保罗跟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罗用微笑谢绝了哥哥的邀请。为了庆祝诺曼的获聘,父子三人再次也是最后一次并肩站在河中垂钓。父亲和哥哥见证了保罗堪称完美的钓鱼艺术表演。诺曼发自内心地赞美眼前这位一流钓鱼艺术家:“弟弟不是站在布莱克河岸上,他站在茫茫大地上,不受世间的规条限制,就似一件艺术品。” 保罗在急流中无所畏惧地沉浮,紧紧地攥住鱼杆,永不放弃地追逐一条上钓的大鱼,正如他热烈似火、恣意淋漓、藐视世俗地追求一种别样的人生,不惜用生命捍卫自由的灵魂。当他举起捕获的大鱼时,仿佛是对少年梦想所交出的一份庄严答卷。夕阳下,金色的河水流淌着生命的意义。他的微笑从此永恒。

    就在诺曼即将赴任之际,噩耗传来,弟弟被匪徒殴打致死。保罗用死亡实践了他的诺言,他永远不会离开蒙大拿,永远不会离开魂牵梦绕的大布莱克河。这样的死亡如此迷人。

[转载]在黄昏时出发,在黑夜中抵达

站在河水中的老年诺曼(电影截图)

    时光飞逝,诺曼已老。老年的诺曼站在河水中平静地重温过往的一切:“所有一切均被河水冲走,河水令我深深着迷。”“我们别忘记感恩的心,虽然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但我们不会感到忧伤。要怀有慈悲心,宽恕其他。要有明智的思想,可以克服困难,死亡再不是威胁。我们活在世上,感谢主赐给我们慈悲心,感谢赐给我们喜乐、恐惧。更要感谢花开花谢,感谢赐予我们沉潜的内心情感。”

 

    《燃情岁月》的英文片名是《Legends of the Fall》,又被译为“秋日传奇”,“真爱一世情”。影片演绎了发生在蒙大拿广袤、壮丽的原野上的一段激动人心的燃情岁月。在世态变故中,爱情、亲情生死碰撞,但亲情最终拯救并温暖了整个人生。这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给我们以生命启示“生命中的险恶没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寂寥没有什么悲愤,生命中的放纵没有什么缺憾,生命中的痛苦与埋没无关,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动情地燃烧,像那颗不肯安歇的灵魂一样,为了答谢这一段短暂的岁月。”

 

    “到了!”X将车停在大斯凯酒店(The Lodge at Big Sky)的门前。依然沉浸在燃情岁月与大河之恋中的Z,打开车门,略有些蹒跚地下车,微微有些激动地眺望蒙大拿朦胧静谧的夜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