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丰子恺:忙趁东风放纸鸢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读书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丰子恺中年以后创作的作品,他有时会把自己放进画里面,有时候又会“置身事外”,他以一颗童心,用两种不同的视角关注并表现儿童世界的谐趣。孩子间友爱的游戏、无害的争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顽皮的逞强、强烈的好奇心、直白的困惑等种种形状跃然纸上。我想,此刻的先生就在孩子们身后,静静地看着,想着,感受着春天的世界,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愉悦,他的目光里有温暖的爱,也有未来的希望,就像这春天高飞的风筝一样,还有比风筝飞得更高的鹰。早在武汉期间,他就为尚在腹中的幼子写过一篇散文《未来的国民——新枚》,欣悦之情溢于言表。“新枚”这个名字有特别的含义,在散文《中国就像棵大树》及同题漫画中,有“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之语,孩子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取了“新枝”之名,后经长女陈宝建议,“新枝”似不如“新枚”更雅,新生命由此得名。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像一座时间胶囊,将孩子们成长的美好瞬间都保留和储存下来;又像一坛陈年的绍兴老酒,一旦揭开封盖,就会有一股特别沉醉的岁月味道,让我们不其然和这个春天里的孩子们相遇,有着别样的惊喜和感动。“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鲮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朱自清,《<子恺漫画>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