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沉浸在荻港的旧时光里

(2023-04-13 16:10:55)
标签:

文化

情感

分类: 随笔
  人间四月天的午后,我们漫步在荻港的街巷和长廊里,盘桓于荻港的小桥流水间,触摸着荻港的历史和人文脉络。

随笔:沉浸在荻港的旧时光里

  日色温暖,春风微澜,时光仿佛回溯到从前。这里因“依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而得名,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被舒乙先生美誉为“江南最好的小镇”。
在这里,最常见的也最有历史印记的建筑是石桥了,“桥”是这儿的“关节”,既联通着两岸的交通,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既关系着此处与他乡,也关联记忆与传统。荻港现存的桥梁有梁式(俗称平桥)与拱桥两大类,兴隆桥、青云桥、中兴桥、太平桥、积善桥、聚庆桥等,有记录就有31,这里的桥梁都不大,但各有别致,又浸润着岁月洗练的斑驳与沧桑。因为村口的道路在修建,我们是从村西的入口进来的,遇见的第一座桥是舍西桥,据说当年荻港村吴氏家族连年中科榜,便在吴家港西建了吴氏宗祠,为方便舍上吴家与港西吴家宗祠相通,时任长兴县丞、《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捐资在吴家港上建了此桥。再往东行不到百米是庙前桥,这是一座三孔石梁桥,南北两侧是武康紫砂石桥栏,中孔排柱上有“峕(音shí)大岁戊寅嘉定(1218)六月”等文字,“旹”同“时”,这是南宋古桥纪年题刻常用的前缀字,桥身爬满了绿茵茵的藤状植物,不知它们是被今年的春风吹醒的,还是因为漫长岁月的浸润而一直活着的,阳光里的每片叶子都好像在呼吸着,观望着,沉思着。河水从桥下流过,往右转入另一片天地,桥右临岸搭着一间戏台,下一场演出的锣鼓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响起来。小镇最有名的是秀水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形态秀美,两边有石镌楹联,桥上有石栏,有望柱8根,其中4根望柱顶雕有坐狮,石栏尽头均置抱鼓石。
随笔:沉浸在荻港的旧时光里

春风几度岁月悠悠,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安静地保持着“旧”的状态:老街上的青石板,是旧的;长廊上的美人靠,是旧的;临河店铺里的那些物件儿,是旧的;总管堂前的那对宋代石狮,是旧的;就是南苕胜境里嘉庆皇帝御笔玉清赞化碑,也是旧的。虽然是“旧”的,却带着人的温情与历史的记忆。

我们坐在这间闻名遐迩的“一元茶馆”店里喝茶,这里原是民国时期开业的“聚华园”,店铺的主人潘平福老先生是“第六届浙江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和“浙江好人”,今年已经八十高龄了,他从1966年开始经营这间小店,就承诺不卖高价不关门,来店里喝茶的人,只要一元钱就可以坐一天,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元茶馆”。因为茶水费无法支撑一家茶馆,所以老先生在店里角落搭起台子干起了理发的老本行,舒乙在文章中记录过这样的场景,“看着那老式的躺椅,那磨刮胡子刀的皮子,真有种童年记忆的亲切。”这里是老先生一生安身立命的所在——并不宽敞的店铺里,摆放着几张桌凳,靠墙的一边是他理发的老物件,墙上挂满了题词、照片和主人相关的报道,靠长廊的窗台上,摆放着兰花和蔷薇,令人赏心悦目。

随笔:沉浸在荻港的旧时光里

京杭大运河傍着小镇缓缓地流过,潘平福老先生在长廊里慢慢地走着,人家小院中的菜花儿悄悄地谢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的日色依旧照着这座安静的、陈旧的、却守护者乡愁的小镇,我们好像有些恍惚地,远离了现代,放却了当下,悬置了迷茫。

     故有诗曰:

浮生偷得半日闲,荻港古镇看春天,

春天好像在从前,从前距今有多远?

老街老桥老房舍,先生安座美人靠,

小桥流水有渔隐,绿树红花是当年。

 

                 2023.04.12,荻港半日行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