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沉浸在荻港的旧时光里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随笔 |
春风几度岁月悠悠,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安静地保持着“旧”的状态:老街上的青石板,是旧的;长廊上的美人靠,是旧的;临河店铺里的那些物件儿,是旧的;总管堂前的那对宋代石狮,是旧的;就是南苕胜境里嘉庆皇帝御笔“玉清赞化”碑,也是旧的。虽然是“旧”的,却带着人的温情与历史的记忆。
我们坐在这间闻名遐迩的“一元茶馆”店里喝茶,这里原是民国时期开业的“聚华园”,店铺的主人潘平福老先生是“第六届浙江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和“浙江好人”,今年已经八十高龄了,他从1966年开始经营这间小店,就承诺不卖高价不关门,来店里喝茶的人,只要一元钱就可以坐一天,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元茶馆”。因为茶水费无法支撑一家茶馆,所以老先生在店里角落搭起台子干起了理发的老本行,舒乙在文章中记录过这样的场景,“看着那老式的躺椅,那磨刮胡子刀的皮子,真有种童年记忆的亲切。”这里是老先生一生安身立命的所在——并不宽敞的店铺里,摆放着几张桌凳,靠墙的一边是他理发的老物件,墙上挂满了题词、照片和主人相关的报道,靠长廊的窗台上,摆放着兰花和蔷薇,令人赏心悦目。
京杭大运河傍着小镇缓缓地流过,潘平福老先生在长廊里慢慢地走着,人家小院中的菜花儿悄悄地谢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的日色依旧照着这座安静的、陈旧的、却守护者乡愁的小镇,我们好像有些恍惚地,远离了现代,放却了当下,悬置了迷茫。
浮生偷得半日闲,荻港古镇看春天,
春天好像在从前,从前距今有多远?
老街老桥老房舍,先生安座美人靠,
小桥流水有渔隐,绿树红花是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