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随笔:湖畔有“亭”,可“望鹄”也

(2022-10-10 09:06:35)
标签:

教育

文化

分类: 随笔

东校区德清湖畔,有一小“亭”,亭不大,名之曰“望鹄”。

“亭”者,停也,人所集停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亭”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存在,既有“形而下”的功用,又有“形而上”的意蕴。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建筑形制,“亭”的样式是很特别的,它是一种有顶无墙四面通透一般且只有一间独立的建筑物,常常出现在古道边、山麓间、园林中,亭宜小憩,遇两三知己共期俯仰天地,指点江山;亭宜沉思,不妨独自伫立思接千载遥想古今;亭宜送行,长亭外古道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另一方面,“亭”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又是一个很独特的意象符号,“长亭连短亭”,它像一朵一朵不同姿态和颜色的小花朵,绽放在古典文学的园地里,散布在青山绿水间,生长在我们的生命记忆里,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苏州沧浪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皆有其独特文化意蕴也。

时序寒露,偶遇友人,故移步至此,远望可及目千里,近观则有秋色弥漫。时有微风习习而来,略有萧瑟,又见日光在湖面洒落,波光粼粼;几只天鹅自在游弋,其乐自不足为外人道也。亭旁有一乌桕树,其叶正待霜浓,忽忆及《西洲曲》中“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的景象,不仅感慨系之。

友人问余,何谓“望鸿”?鸿鹄者, 鸿为大雁,鹄则天鹅也,孟子讲述“弈秋”的教育故事,批评其中一个学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习态度。余申其义,以为有三,一曰,“望鸿鹄将至也”;二曰,“望鸿鹄之将飞也”;三曰,“望莘莘学子皆有鸿鹄之志,以图展翅翱翔也。”

诗曰:

亭中望鸿鹄,鸿鹄飞将至;行行在千里,千里振翅翼。

翼翅着微霜,西风日日凉;昂首向天外,云霄明月光。

湖中见明月,月明星烂漫;旭日出东方,鸿鹄翩翩起。

此地暂将息,彼处回望时;湖畔有一亭,亭中长相忆。

 

                             2022.10.09,湖畔有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