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晨曦中的一滴乐水
晨曦中的一滴乐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82
  • 关注人气: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道:逻辑,让思维更有魅力

(2022-05-22 06:53:58)
标签:

教育

反思

分类: 活动报道

报道:逻辑,让思维更有魅力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初夏时节,张建庆名师工作室”在滨湖高级中学进行第13次线下集体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逻辑,让思维更有魅力”的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示、交流研讨和专家指导三项活动。

上午的课堂教学展示,四位老师先后登台。张贝尔(滨湖高中)胡琴(湖州二中)、王峰(滨湖高中)三位老师就《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一框教学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张老师以“学演绎推理法 悟推理之魅力”为主题,通过“案件侦查 巧用选言推理”“职业选择 巧用联言推理”“说话之道 巧用假言推理”三个环节,巧妙地逻辑推理于“探案”之中,激发了学生做一次“福尔摩斯”的兴趣胡老师围绕“道路交通安全”这一生活话题展开,通过“运用联言推理理解合格驾驶员的行车素质”“运用选言推理理解守法出行”“运用假言判断保障道路安全”三个部分,启迪学生理解道路安全与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深切关联;王峰老师的教学围绕“如何运用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进行科学防疫”这一议题进行设计“如何运用联言推理把握病毒的特点”“如何运用选言推理进行病毒溯源”“如何运用假言推理理解防疫政策”三个子议题,厘清了知识线,串起了情境线,凸显了素养线。

高三思政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如何精准有效?来自湖州二中的姚思聪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高三时政专题复习课”,整堂课以“马克龙连任:能否真正拯救撕裂的法国”为时政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性思维对《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有关法国的专题知识进行了整合梳理、迁移运用另一方面运用比较思维引导学生建构跨框题跨专题,甚至跨模块的学习能力和分析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模块,是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来说都是“初入弦”。张老师提醒大家,“思想政治课”的命名意味着,我们的政治课应具有“思想的能力”,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仅仅满足于知识传授、习得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具有思维的活力。活动型学科课程之“活动”,就课堂教学而言,主要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和思维过程的彰显,这个模块的教学意义在于,如何提升我们思维的品质?

下午的评课交流大家围绕《逻辑与思维》的教学发表意见,一致认为教学挑战很大。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一是备课的压力,教师和学生的逻辑知识十分有限,一些日常的、经验式的思维会干扰我们的教与学,同时这个模块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也极少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与教学方式;二是上课的压力,我们既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用符合逻辑规则的方式推进逻辑课教学,无论对教师课堂提问的逻辑性,语言表述的逻辑性,纠正学生逻辑错误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评价的压力,我们要测评学生是否掌握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有助于形成科学精神这一学科核心素养,那么用于测评的试题本身不能出现逻辑错误,这无论对平时的作业还是命题都是会带来新的挑战。

二中丁毅斌老师带来了《逻辑之“学”走向逻辑之“教”》的专题讲座。丁老师从“学逻辑:教师的立体化理解”“教逻辑:推进教学的非形式化”“用逻辑:改进学生的逻辑表达”三个维度与大家分享自己在“逻辑与思维”模块教学中体会、反思和理解。他的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厚度,既有思辨性又有实操性,回应了大家的疑惑,又引导我们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张老师认为,《逻辑与思维》模块教学,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个模块对于大家都是全新的,“新的”就意味着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学模板,没有多少可借鉴的教学资源,这更需要我们去主动尝试自觉学习。我们通过这门课的教与学,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思维品质,彰显学科的思维魅力,但反过来也正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提升思维能力,唯有我们自己的教学具有“思维力”,才能引导学生一起领悟到“思维着的精神是最美的花朵”。

 

                         2022.05.19,“张建庆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