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网上很流行一句话——
一生只爱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滚滚红尘、喧嚣浮世之中,能够做到此般,也是自己的佛了吧。
在当下的快递行业,就有不少相互守护、共同奋斗的夫妻, 或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梦想,在小小网点内、在漫漫送件路上、在长长分拣带旁——厮守。
想你带我上市敲钟,也不怕与你平平淡淡!
刘劲和周琳是初中同学,大学分别主修物流和英语专业。2013年10月,两人回到湖北黄石铁山区开了一家快递店。每天早上六七点,刘劲前往黄石港分拨中心拖快递,回到铁山已是八九点,再卸货、分拣,最后派送;周琳的“战场”在店里,打扫卫生、录单、电话受理……杂七杂八的事忙得她每天直不起腰。2015年5月,两人领证步入婚姻殿堂。即使是结婚这等大事,两人也只“耽误”了半天——中午办完酒席下午就又匆匆开工了。刘劲说,希望在快递这个“朝阳行业”里奔出头,以后带父母出去旅旅游、享受一下。(via东楚网)
https://wx4/large/5e79a4fdly1fjka9dkr14j20ci075gmb.jpg
2007年,还在苏北老家工厂干活的小周听进城打工的表哥说送快递赚钱,便到南京成为了一名快递员,两年后,妻子小李也追随丈夫成为快递大军中的一员。“老公太辛苦,我来帮忙搭把手,彼此也有个照应。”夫妻俩共同承包了南京黄埔路周边三个小区和三个写字楼的快递业务。小周说,快递员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按劳取酬”,收件每单赚一块多,派件每单赚一块不到。“三十而立”的夫妻俩在老家育有两女一儿,大女儿12岁,小儿子才1岁多,因工作全年无休,小李只能偶尔抽空回一趟老家,而小周已经半年多没见过孩子。夫妻俩想着,多挣点,以后把儿子接来南京上学。(via凤凰江苏)
https://wx1/large/5e79a4fdly1fjkcmqzpj8j20rs0gfgru.jpg
这一天是“情人节”,早8点,江西新余韵达快递胜利路店的胡文玉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爱人李云秀则守在店里接听电话,收拾这个35平米的“家”。10点多,胡文玉接电话,要到旁边一个花店取花送给商场的服务员。当胡文玉捧着一大束鲜花从花店出来,路人投来注目的眼光,这个大男人羞涩了:“去年情人节,我帮一位女客户送花给男朋友,当时没穿制服,旁边人异样的眼光和诡异的笑声我始终没有忘记。”12点多,上午工作告一段落,路过花店时,胡玉文停下了三轮车,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朵玫瑰花。“回到店里,胡玉文把花递到老婆手上,只说了五个字“拿着,给你的”。妻子李云秀接过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via新余市邮政管理局)
https://wx4/large/5e79a4fdly1fjkbroou18j20qo0k0aed.jpg
去年“双11”时,江苏徐州申通快递积翠新村揽投站快递员屈云常新婚不久,由于包裹太多,小屈天天奔忙在大街小巷、社区楼宇之间, 一天要投递两三百个包裹,每晚都要忙到10点以后才回家,没有多少时间陪妻子。可当妻子的不仅没有埋怨,还心疼地主动提出帮小屈送快件。傍晚,她带上晚饭,到网点找到屈云常,让他吃顿热菜热饭,然后跟车一块出发投递。丈夫上楼投递,妻子就在楼下看护快件。天完全黑下来以后,妻子就打开手机灯光为丈夫照亮,让他能够看清地址。在妻子的帮助下,小屈的投递速度快多了,每天能提前半个小时回站交班,看到妻子为了自己忙前忙后,小屈满心的歉意不知从何说起。(via徐州邮政管理局)
https://wx2/large/5e79a4fdly1fjkckc5qiqj20go0chwhe.jpg
2011年,牛磊相恋多年的女友高君放弃了河南新乡的正式工作来到沁阳 ,二人承包了圆通紫陵镇营业部,开始了快递“夫妻档”生活。“起初是骑摩托车,后来是长途车捎带,再后来自己买了一辆小货车。”牛磊颇为自豪的事业背后,贤内助功不可没,她总能快速准确分拣,为人也特别敞亮。“这里有冰棍,寄快递的人随便吃。”高君指着门口的一个冰柜说。一位客户则说,他舍近求远来这里,不是因为有空调、冷饮,更重要是服务好、效率高,乡镇网点当天发货,放眼周边仅此一家。“我去年就买好了新泳衣准备去海边旅行,可到现在都没腾出空。”高君有些嗔怪地说,一旁的牛磊立即表态,今年春节一定出门旅行。牛磊,你可别忘了。
https://wx1/large/5e79a4fdly1fjkd0ap7cij20nz0g04gc.jpg
相比年轻情侣的轰轰烈烈,中年夫妻的默默相伴,也有一种暖暖的感动吧——
2000年,30岁的李年明关了药店,与丈夫一起南下广东打工。起初,她在一家工厂做女式手袋,丈夫在另一家工厂。“我想跟他在一起。”李年明说,可她曾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太方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丈夫又不会针线活。9年后,李年明夫妇来到杭州,在圆通杭州分拣中心找到了新工作。最初,李年明负责市内件分拣、丈夫负责大件装卸。由于离得远,李年明主动申请调到市外件分拣区,“为了抬头就能看见他。”对于未来,李年明希望17岁的儿子能好好学习,将来能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我和他,会一直在这里做下去吧。”(via中国邮政快递报)
https://wx4/large/5e79a4fdly1fjkays4z02j20m80et43a.jpg
突然想起蔡康永的一首情诗:
在古代
我们不短信
不网聊
不漂洋过海
不被堵在路上,
如果我想你了
就翻两座山
走五里路
去牵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