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拉黑与互撕,这一次快递企业要认真想想了
(2017-07-26 17:12:32)6月初,菜鸟网络与丰巢科技“为了人民的信息安全”中断数据互联,最终以行业主管部门深夜约谈阿里巴巴副总裁、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和顺丰速运副董事长林哲莹等涉事企业高管,双方握手言和而宣告休战。
可能是担心“围观群众”看得不够过瘾,“丰鸟之争”刚刚落幕,京东拉黑天天的戏码又登上舞台——
京东给出的理由是,天天快递服务质量不佳,由于担心京东平台商家使用天天快递,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才中断了与天天快递的合作,并以2016年快递服务满意度天天快递名列倒数第二为证。而天天快递显然并不认可,列举2017年6月份快递服务申诉数据认为,自家的申诉率快速下降,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两者列举的数据都来自快递行业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两个数据并不是打架,而是调查范围不同。
快递服务满意度的调查范围是业务量前10名的快递公司,也就是“优等生”,在这其中,天天排在倒数第二,也就是第9位;
快递服务申诉则包括了全国所有的有品牌的快递公司。据国家邮政局介绍,6月份共有43家快递公司被消费者申诉了,也就是告到政府主管部门,天天的百万件申诉率为5.5,也就是每100万件天天快递中有5.5件被申诉,而上一年同期为7.7件,进步的确明显。我数了一下,排在第14位,刨除苏宁、京东等电商自建物流和TNT、DHL、FedEx等外资快递,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天天的服务质量大约排在国内快递第10位左右,与之前的数据吻合。
那么,这个第10到底算服务好还是不好,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也是与“丰鸟之争”最大差异所在,菜鸟、丰巢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就是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属于第三方目标,有找到平衡点和台阶下的可能性,而京东给出的官方原因是“服务质量不佳”,天天显然不会接受这个理由。
再加上天天已经被京东的老对手苏宁收购,而苏宁又与阿里巴巴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很多人认为屏蔽天天以及随后传出的圆通、百世,实际上是京东做给他们背后的苏宁、阿里看,是他们之间大战在物流领域的延伸。
且不管这种“阴谋论”论调是真是假,但听起来还蛮有逻辑的。所以,注定这一次调和的难度会大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
京东有没有权力拉黑他认为不好的快递公司?
笔者与业界同仁作了交流,意见高度对立,一是认为京东对自家平台的商家给出建议,对哪家快递公司开放或者关闭接口是自家事,这么做完全有理由,并举例称阿里平台也没有对京东物流开放啊;二是认为京东平台具有公共属性,不可以“平台霸凌”,自营商品选择什么物流没问题,但是无权干涉第三方商家用什么快递,特别是地域不同、快递服务质量也有差别,对某个快递品牌整体封杀“不科学”。
说到底,京东之所以敢于拉黑天天等快递企业,一方面是法律无法有效投射到新业态上,对于很多新情况定性不明,没法给出“yes”还是“no”的回答;另一方面还是市场上可以取而代之的企业太多了。今天很多快递公司享受着电商大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欠缺战略级规划,缺乏电商之外的业务来源以及高品质、多元化服务能力,已经丧失了永恒不变和最为宝贵的商业价值——稀缺性。
这场互撕大战是会愈演愈烈还是慢慢降温不得而知,但关于类似事件的思考不应停止,值得每一家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