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磊
秦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91
  • 关注人气:2,8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移动:别把好业务卖成了“白菜价”!

(2011-01-10 15:46:52)
标签:

科技

文宇

中国大陆

中国移动

商业一条街

周日上午10点,我还沉浸在睡梦中,手机铃声突然大作,一看是10086打来的,遂即摁下接听键。

优雅的女声从听筒里传出:“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10086客户服务热线,您在中国大陆接听我们的来电是免费的。”声音柔和甜美、态度彬彬有礼、尺寸拿捏适度,让人无法拒绝。

“嗯,你好!”我回应道。

“最近,北京移动针对手机阅读推出了优惠活动,您在活动期间订阅手机阅读业务,5元/月,可以到网上书城下载图书,我们将返还您5月话费,第一个月您还可以免费体验,请问您需要吗?”10086小姐业务熟练、语言流畅、言简意赅、实在精彩。

“原来是10086外呼推销业务的。送上门的优惠肯定没啥好东西。”“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思想根深蒂固,我条件反射式地产生抵触心理,甚至连脑子都没有过一下,只说了“不需要”三个字就生硬地拒绝了。

其实,后来我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平时还是有点儿空闲时间的,没事儿的时候用手机看看书也还是很方便的,而且才5元/月,现在这年头5块钱能干嘛,能用手机读几本书该是幸事才对。最近的媒体还报道,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日均点击量已超过1.7亿次,累计访问人数已经超过1亿,也就是说20%的移动客户使用过“手机阅读”。看起来,手机阅读是一个好业务。

那么,究竟为什么“手机阅读”业务的外呼营销会让人如此反感呢?

先说一个故事吧。南锣鼓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是北京鼓楼附近的一条保存比较完好的胡同,如今成了特色的商业一条街,吃喝玩乐样样有。巷子里有一家文宇奶酪店,号称从中午12点才开始营业,卖完为止,不再加售。经过网络炒作之后,这家店的规矩广为流传,造成了一种奇货可居的效果,只要他们家开门必然食客盈门,甚至有人特地去品尝文宇奶酪。说实话,我也曾抱着猎奇的心理去尝鲜,买到之后心理还很美、吃起来也格外的甜,但是带不知情的外地朋友去吃,他们却反映一般,就普通奶酪。后来我想想也是,现在大家都能吃饱穿暖,还有什么东西真正让人觉得甘之如饴啊?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饥饿。

IT业中,也有这么一家“文宇奶酪”,这就是苹果。尽管iPhone、iPad已经横扫全球数码市场,并成为下一代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模板。但是我们看到,苹果公司从不会因为消费者的狂热需求而改变自己推出新品的速度,甚至在某些时候,他们还会推迟新品发布的时间,只是在网络上放出一些新品“谍照”吊一吊大家的胃口。去年圣诞节期间,苹果甚至减少了对中国大陆的iPhone供给量,以满足欧美市场,让广大中国“苹果迷”望眼欲穿。在中国,苹果公司的“饥饿营销”还有一招更狠的,就是和中国联通签订协议,让不肯降低身段与之合作的中国移动看着眼馋。

回到正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有日益被“管道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运营商投入巨资搭建网络,而网络上运行的各种数据业务却是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手机用户去消费、购买这些业务,给互联网公司钱,而运营商却只收到了少得可怜的流量费。

为了避免这种动摇电信运营商发展根基的威胁成真,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一直努力地转型,从“网络专家”成为“信息专家”,自己不仅搭建“信息高速公路”,也研发、销售互联网业务。虽然在灵活性上不如一些小公司,但是中国移动还是开发出了一些好业务的,如无线音乐、手机报新闻早晚报等。

不过在一些有硬性指标,但成熟度不够的的业务上,中国移动仿佛心急了点儿,首先是业务本身的使用体验一般般,然后营销手段也不算太高明,不是“套餐包”就是“订业务送话费”,用语音收入置换数据业务收入,用成本做营收,看起来数据业务占比挺高,实际上没什么利润。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很多只是一味图便宜、求免费,并不真正需要、使用业务的“沉默用户”。

我相信,凭借中国移动的财力和对产业链的掌控,把所有的互联网业务做个遍也不成问题,事实上他们也做了很多业务,前面说过的就不提了,还包括即时通讯飞信、网络微博139说客、电子支付等等。不过,移动互联网虽然是一个长尾市场,但是往往一点爆破的威力更加惊人,打造一个精品业务比粗制滥造N个垃圾业务更具操作性,更有实际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新业务发展首先应围绕客户需求、优化使用体验,然而才是开展有策略的“智慧”营销,有了好的过程,好结果自然水到渠成。纵观当今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淘宝网,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一两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在行业站稳脚跟、赢取忠实客户,然后才开始拓展的。这一点,对于采取“广撒网”或者叫作“乱枪打鸟”政策的移动来说,应该算是启示吧。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移动新任总裁李跃上任后,已经对这种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的“数据业务发展模式”动刀,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改革各省级移动公司业绩考核体系,取消了KPI考核指标(即中国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中对数据增值业务的考核。”

其实,没有KPI考核不代表没有考核,只是放开了各省因地制宜发展业务的手脚,客户满意可比硬性指标难满足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