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磊
秦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91
  • 关注人气:2,8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电下乡”病在哪里?

(2009-03-27 19:39:31)
标签:

电信

家电

售价

财政补贴

话费

it

  “家电下乡”开展有一阵子了,问题不少,比如假冒伪劣产品混迹、经销商暗中抬价、政府销售限价过高、农民领补贴流程繁琐等等。问题一多,就难免让人眼花缭乱,觉得这活动怎么这么烂,浑身都是病。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一个字——“钱”,在于如何看待“政府销售限价”和“补贴”这两笔钱。

  不少厂商认为,大部分销售限价将产品利润压得很低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比如液晶电视面板),有的成品价甚至高于限价,所以一旦有产品的销售限价过高,厂商就提高出厂价、经销商就按限价来买,反正农民有13%的补贴嘛,也亏不着。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农民对于“家电下乡”的感知是,有的商品有价无市、难觅踪迹,有的商品提价销售、有名无实,所以难免觉得“家电下乡”不实在,是项政绩工程,更有激愤网友认为政企合伙骗农民的血汗钱。

  其实,对于这两笔钱的作用,相关部委早有规定。“销售限价”是指厂家不得高于限价出售,而非指定售价,售价应当按照市场供需关系随行就市;“财政补贴”是指参照出口退税率,按产品售价(发票上开的价格)的13%一次性补贴给农民的,而非补贴给厂家的。

  明确了这两点,家电下乡的思路就清晰很多了。对于厂家来说,你的售价还是应该按照低于“限价”的市场价来卖,换句话说,该怎么卖、就怎么卖,就和没补贴的一样;“财政补贴”只是一个杠杆,一种促销手段,帮助你卖出更多的产品,任何借机提价、直接谋求补贴的方法都会遭人反感、为人不齿,同时也不会得到市场的响应。

  最后,我想谈一个“家电下乡”成功的案例。

  河南省早在2007年12月就开展“家电下乡”试点了,在该省中标流通企业、某通信运营商(为避嫌,不点名了)的营业网点,购买一部销售限价499元的天语6168手机,实际售价仅为480元,农民在正常享受13%政府补贴的同时,还可以获赠360元话费(且不管这话费是否有任何消费限制)。

  这家运营商并没有借机抬高手机售价,相反还赠送了相当数量的话费,它吃亏了吗?答案是没有!一年多来,该运营商已经卖出了10万部“家电下乡”手机,农村用户更成为他们增收的主要渠道。

  赚钱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取之有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