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应遵守哪些新的文明礼仪?
(2009-02-23 22:20:14)
随着我国网民人口、手机用户双双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初步进入了信息时代,是时候提倡一些新的文明礼仪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今天,笔者就抛砖引玉,列举几条打手机、上网时应该遵守的文明习惯,欢迎大家补充:
1.公共场合不大声打手机、用扬声器听音乐,通话时使用文明用语;
2.不转发黄色短信,可能当时看起来很有趣,但却降低了个人品位;
3.群发问候短信不宜过频,注意时间不要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4.对打错电话的人,耐心说明情况,即使对方再次拨错也不要着急;
5.在网吧等公共场合上网,请勿抽烟、脱鞋、赤膊,以及猛敲键盘;
6.在公共场合上网不浏览黄色网页、看毛片,他人别扭、自己违法;
7.在办公场所上网时,不使用BT、PPS等严重影响他人网速的工具;
8.在论坛、博客等留言时,请注意理性分析,文明用语,切忌谩骂;
9.慎重传播QQ群里来路不明的文章和网页链接,网络世界真假难分;
10.相信科学,不要转发带有“如果不发,就将被诅咒”语言的文章。
链接:写这篇博客的背景
这两年,中国老百姓的素质是越来越高了,特别是在大中城市里,随地吐痰、乱丢烟头、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已经很少见,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理直气壮了。就连周末我去北京西单逛街,也能看见长长的自动扶梯上,人们齐刷刷地站在右侧,留出左边供他人快速通行。
然而,如此美好的画面里却出现了不和谐——一个20出头的小伙大声地讲着手机,夹杂着狂放的笑声和不文明语言,旁若无人;这时,另一个电话声响起,一位中年人拿起来电话就嚷道:“老三啊,我到了,你TMD在哪里啊?”我原本晴朗的心情顿时阴郁起来,旁边的其他人也纷纷摇头或者皱起了眉头。
近几年,类似的跟通信相关的不文明现象已经不是个别行为了,比如公共场合大声打手机,比如黄段子流行,再比如网上谩骂屡见不鲜,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在虚拟空间被某些老外专门用中文标上“请勿吐痰”,成为不文明的反面典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