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瑞麟先生墨迹之一:清麓书院昭告

标签:
贺瑞麟清麓书院释菜礼昭告 |
分类: 旧籍 |
多年前,在西安陈老旧书店购得一册清末墓志,该墓志为三原贺瑞麟先生于同治十年为张恭人所撰并书墓志拓片的裱本(此墓志仍为木版刷印),在墓志的页间,夹带或粘贴数张形式不一的手书墨迹,有笺纸手书诗作,有书衣题跋,还有在碎纸上随手记录的事件等,从墨迹款识及书法风格来看,应出自贺瑞麟先生手笔,遂议价购归。又过了几年,请房老师简单做了一个册页,本欲请当时仍健在的几位先贤书几页题跋,或自己忙碌,抑或机缘不合,始终搁置,未能成行。期间,与彦明兄很多次去三原访书、收书,曾专程寻访过清麓书院(光绪七年改为正谊书院)旧址,其时,书院房舍已经不存,数孔窑洞也已坍塌,院内荒草满布,当地人多已不知有清麓。记得清凉原下有正谊中学,书院旧址还是经学校的一位教师指点方寻访到,此教师还写过关于正谊的一篇文章,油印一小册。
http://s12/bmiddle/001JgCvYzy7ezxTV39Fab&690
http://s15/bmiddle/001JgCvYzy7ezyuT2eW4e&690
此叶为清麓书院成立之时举行释菜之礼上贺瑞麟先生宣读的昭告文字。据汉应劭《风俗通义》载:“孔子困于陈蔡间,七日不得食,而弹琴于室,颜回释菜于其户外,以示对老师的敬重和不离之意。”释菜,亦作舍采、祭菜,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释菜之礼,以苹蘩之属奠祭之,而不用牲牢币帛,是一种从简的祭礼,秦以后遂成制度,唐代则已发展为成熟的太学开学典礼仪式,设酒、芹、枣、栗、菜羹祭献孔子等贤哲。
此昭告文字由贺瑞麟先生所撰,工楷书就。此之后有幸得藏先生的《清麓文集》,知此文已经收入文集中,印象曾经对校过,无大出入,文集彦明兄借去在读,不忍打扰,他日重校一过,再确定下。文字如下。
告文大约意思是,人之初生,各有禀赋,没有十全十美的,然通过后天学习圣人之学,加之敬诚之心,能达明伦察物、修己治人之境。如今道丧学绝,通过八股文章而追求功名利禄,实是社会之大害,圣言式微,而众人又不能醒悟,此种情况下,先生以恢复古之圣贤学说之根本为己任,为使风化尽快归于常态,故选择环境尤美之所,开设清麓书院,希望与相同志向的人在此研究学问,培育人才,从而改良风气,道出开设书院之责任及目的。
此昭告应书于同治九年,张恭人墓志铭约书于同治十年,两者书风可比对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