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学琴,家长学啥

(2013-05-03 11:26:08)
标签:

家庭教育

琴童

责任心

包办

教育

分类: 【书摘书评】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只学会了琴棋书画,是不是就足够了呢?特长教育武装着孩子们的才智,可什么在武装着孩子们的心灵呢?

 

孩子学琴,家长学啥

 

琴谱,要让孩子自己拿

作者:茅为蕙

 

学琴,不光是培养单纯的钢琴弹奏技巧,同样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格教育的大好时机。如果孩子能知道练琴是自己的事情,每天自觉练琴,那就要恭喜父母了,他不仅在钢琴学习上能够更进一步,情商学习也很有成效。

记得以前我陪儿子去上课,每天叫他练琴简直是斗智斗勇啊。上课时要你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什么东西落下,他就会在课堂上发脾气,说都怪你;练琴时要提前半小时就开始三催四请,不然他就会说没准备好,又要说服他又不能强迫他,毕竟琴得他自己动手弹。我觉得自从儿子弹琴后,我就变成了悲催的老妈子!

就这样,儿子也不满意,他还有特别多理由,什么“妈妈你这么喜欢钢琴你自己练好了,为什么非要我练啊?”“练好钢琴有什么用啊?又不是人人都能成郎朗。”每每这些歪理都气得我头疼。他该练还是会练,但就像完成一件任务,每次都要啰嗦很久。

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是比较自由的,鼓励他说自己想说的,而且也会很尊重他的意见。但我觉得,在练琴这件事情上,家长是不是还是要多一些“独裁”?因为完全放任由他自己做主,他就会偷懒、想玩、磨洋工,而且因为岁数小,也不能理解家长就是一门心思为他好。有什么妙计,能够让孩子自觉练琴,知道练琴是为自己好?

我开始想,孩子不把练琴当成自己的事情,而是当成爸爸妈妈的事情,根由不是他不懂事,而是因为爸爸妈妈做得太多了!

我回国后巡回授课这几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琴童所有的琴谱和书本,都是家长帮着拿。选一个周末的日子在上海音乐学院边上走一趟你便可以看到,那些十几岁的男孩子了,个子快赶上妈妈高,提琴和琴谱还都是父母拿着。这在美国可是绝对看不到的!

这样的包办,很容易给孩子造成的暗示就是:琴谱爸爸妈妈拿,琴是为爸爸妈妈而练,学钢琴和我没有直接关系。

我建议所有的家长,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明白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懂得独立的重要性。琴谱让孩子自己拿!包括练琴时要准备的一系列物品,也让他自己准备。家长可以在旁边指导、帮助,如果他有遗漏可以提醒他,但绝对不要全盘包办。这是对孩子的一个心理暗示:练琴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和琴相关的东西,你都要自己负起责任来!

其实除了拿琴谱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包括每天练琴选在什么时间段;除了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外,今天还想弹哪些曲子。有些家长对孩子很多时候很溺爱,上完课就给他买零食或买玩具什么的,但是真正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还是差一点。道理很简单,自己做主,有更多的权利,也就意味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不要看轻孩子的独立能力,他完全可以理解并做到这些。

同理,在选老师的时候,家长不要包办,认为哪个老师好就自己决定。其实还可以征求孩子自己的意见,问问孩子,你喜欢这个老师的声音吗?愿意跟他一起上课吗?再比如,在选曲的时候,请老师多示范几个曲子,让孩子选择,他最喜欢哪一支的旋律?最想弹哪一支?孩子是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

还有一个最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够负起责任来的机会,那就是当孩子几个曲子都学会了,可以开一个小型家庭音乐会的时候,让他自己选曲,自己决定邀请哪些家人和朋友来听他的音乐会。即使孩子很小,但他也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做家长的,从小对孩子要有一个尊重,而不是试图全盘控制他,让孩子养成什么事都不管的习惯。

 

(摘自《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一书)

 

更多请看: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网站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