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别哭——震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

(2013-04-24 17:06:16)
标签:

家庭教育

雅安地震

灾后重建

心理危机干预

教育

分类: 【影视评论】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雅安地震瓦砾未清,伤痕仍在,灾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建筑,还有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家园。作为父母、志愿者、以及每一个心系灾区的人,目前都应该了解一些关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毕竟抚平心理创伤,重建坚强、积极的阳光心态,需要我们真情的灌注和科学的指导。

 

 

震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几条建议

 

一、地震对儿童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包括:

1.经历地震过程

2、目睹地震过后灾区现场的生离死别、屋塌地崩场景

3.突然失去亲人、朋友

4.家庭房屋和校舍损毁,突然失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5.面对陌生人和不稳定的生活环境

6.自己的伤残

 

二、地震后儿童常会出现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1.恐惧、惊慌;烦躁不安

2.悲痛、哭泣

3.情绪麻木、迟钝

4.疏远任何人

5.担心以后没有人照顾自己、疼爱自己

6.不愿与大人分开,不愿独处,随时需要亲人陪伴,担心亲人离开后会一去不回

7.特别胆小,害怕陌生人

8.容易发脾气

9.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认为他们会再回来

10.觉得自己是被去世的父母抛弃的小孩,甚至会对他们感到生气

11.觉得亲人死亡是因为自己不乖所造成

12.模仿去世亲人的行为

13.幼稚行为:吸吮手指、退缩

14.反常的举动,如特别乖、特别顽皮、故作坚强

15.好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没有一点忧伤

16.害怕将来的灾难

17.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18.身体不适:食欲差、呼吸困难、头痛、腹通、全身无力

19.睡眠问题:恶梦、夜间突然哭闹、入睡困难

 

三、儿童少年最需要的心理支持是:

安全感——亲人或信得过的成人在他们身边,并向他们保证:

1.事情过去了,目前是安全的

2.我们会保护你

3.我们不会离开你

情感共鸣——向儿童表达你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我们知道地震时你非常害怕

2.我们理解你的失去亲人、失去学校、同学以后非常难过

3.我们同样有这些感受,也非常害怕、非常难过,每个人都有这些感受,这些反应是正常的

 

四、家长及亲友能提供给孩子的具体心理支持方法是:

提供安全感和感情共鸣

1.多陪伴孩子,入睡前陪他说话、讲故事

2.离开孩子前给孩子说好何时离开、何时回来,去做何事,向孩子保证你一定会回来,让他放心,尽可能准时返回

3.不要表现出过分恐惧、焦虑,让孩子相信你是他的靠山

4.向孩子介绍周围的成人,安排与周围的孩子在一起,建立临时学校

5.尽量提供与孩子年龄相称的图书、文具或玩具

6.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可以轻抚身体、拥抱、亲吻;对年长青少年采用亲切的握手、拍肩、拥抱、目光交流来给他们安全感和感情共鸣

7.尽可能诚实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适当地、有分寸地引导儿童少年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感情

8.鼓励孩子说出他灾害当时的经历,

9.用间接的方式与孩子讨论亲人死亡的议题,如:先讨论小宠物的死亡、以前亲人去世的心情

10.跟孩子谈他失去家人的感觉,可以通过言语、绘画、玩具等方式让孩子表达他内心的悲痛、伤心

11.让孩子有机会对失去的亲友表达心意,年长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参加亲人的丧礼

12.可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提醒孩子他们爱过你,你也爱他们

 

五、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1.“会不会再地震?”

不能跟他说不会,告诉孩子会有小的余震,并教导孩子简单的避震安全需知。让他知道如果再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而他又该怎么做。最好的方法是带着孩子一起做避震模拟演练,让他们了解整个计划。

2.“你们会不会死?”

孩子真实的目的是想确定他是否能有家人继续陪伴。

可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我们当然都希望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很久很久

3、“妈妈死了吗?”

应该告诉她事实。如果说妈妈出远门去了,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不告而别的,尤其当他等不到妈妈回来时,会更加的悲伤。

告诉孩子的事实,提起他们的心理创伤,好像很残酷,是痛苦工作

告诉孩子事实时必须以同情、理解和关爱为前提,必须适度,掌握好分寸

但只有痛苦工作才能医治精神创伤;没有经过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

 

六、家长和成人不应该做的:

1.不要刻意回避与孩子讨论死亡,或假装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2.不要回避事实,更不能歪曲真相。例如,当问到亲人、同学在哪里时故意转移话题,或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 他们在别的地方去了

3.不要强迫孩子勇敢、坚强,有时悲伤哭泣是必要的,可告诉他们你可以尽量哭

4.不要对亲人的死亡做不适当的解释,妈妈出远门了,到外婆家去了

5.不要告诉孩子人死了就像睡着一样,这样孩子会害怕自己也在睡眠中死去

6.不要禁止孩子谈论有关灾难的话题或重述当时的回忆

7.不要立即将孩子送走,或强迫他进入新的环境

8.不要用一些威胁的字眼,如你如果不乖,地震会把你吞掉,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七、如何判断孩子有异常心理,或者心理问题?

上述情绪和行为反应过分强烈,无法安抚,无法中止

上述情绪和行为反应长时间不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自伤、自杀行为

拒绝吃东西、幻觉

反复发作性的情绪失控

 

来源:搜狐网

 

更多请看: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网站

新东方家庭教育官方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