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哭——震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
(2013-04-24 17:06:16)
标签:
家庭教育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心理危机干预教育 |
分类: 【影视评论】 |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雅安地震瓦砾未清,伤痕仍在,灾后需要重建的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建筑,还有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家园。作为父母、志愿者、以及每一个心系灾区的人,目前都应该了解一些关于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毕竟抚平心理创伤,重建坚强、积极的阳光心态,需要我们真情的灌注和科学的指导。
震后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几条建议
一、地震对儿童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包括:
1.经历地震过程
2、目睹地震过后灾区现场的生离死别、屋塌地崩场景
3.突然失去亲人、朋友
4.家庭房屋和校舍损毁,突然失去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
5.面对陌生人和不稳定的生活环境
6.自己的伤残
二、地震后儿童常会出现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
1.恐惧、惊慌;烦躁不安
2.悲痛、哭泣
3.情绪麻木、迟钝
4.疏远任何人
5.担心以后没有人照顾自己、疼爱自己
6.不愿与大人分开,不愿独处,随时需要亲人陪伴,担心亲人离开后会一去不回
7.特别胆小,害怕陌生人
8.容易发脾气
9.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认为他们会再回来
10.觉得自己是被去世的父母抛弃的小孩,甚至会对他们感到生气
11.觉得亲人死亡是因为自己不乖所造成
12.模仿去世亲人的行为
13.幼稚行为:吸吮手指、退缩
14.反常的举动,如特别乖、特别顽皮、故作坚强
15.好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没有一点忧伤
16.害怕将来的灾难
17.害怕与灾难有关的自然现象
18.身体不适:食欲差、呼吸困难、头痛、腹通、全身无力
19.睡眠问题:恶梦、夜间突然哭闹、入睡困难
三、儿童少年最需要的心理支持是:
安全感——亲人或信得过的成人在他们身边,并向他们保证:
1.事情过去了,目前是安全的
2.我们会保护你
3.我们不会离开你
情感共鸣——向儿童表达你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我们知道地震时你非常害怕
2.我们理解你的失去亲人、失去学校、同学以后非常难过
3.我们同样有这些感受,也非常害怕、非常难过,每个人都有这些感受,这些反应是正常的
四、家长及亲友能提供给孩子的具体心理支持方法是:
提供安全感和感情共鸣
1.多陪伴孩子,入睡前陪他说话、讲故事
2.离开孩子前给孩子说好何时离开、何时回来,去做何事,向孩子保证你一定会回来,让他放心,尽可能准时返回
3.不要表现出过分恐惧、焦虑,让孩子相信你是他的靠山
4.向孩子介绍周围的成人,安排与周围的孩子在一起,建立临时学校
5.尽量提供与孩子年龄相称的图书、文具或玩具
6.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可以轻抚身体、拥抱、亲吻;对年长青少年采用亲切的握手、拍肩、拥抱、目光交流来给他们安全感和感情共鸣
7.尽可能诚实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适当地、有分寸地引导儿童少年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感情
8.鼓励孩子说出他灾害当时的经历,
9.用间接的方式与孩子讨论亲人死亡的议题,如:先讨论小宠物的死亡、以前亲人去世的心情
10.跟孩子谈他失去家人的感觉,可以通过言语、绘画、玩具等方式让孩子表达他内心的悲痛、伤心
11.让孩子有机会对失去的亲友表达心意,年长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参加亲人的丧礼
12.可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提醒孩子“他们爱过你,你也爱他们”
五、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1.“会不会再地震?”
不能跟他说不会,告诉孩子会有小的余震,并教导孩子简单的避震安全需知。让他知道如果再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而他又该怎么做。最好的方法是带着孩子一起做避震模拟演练,让他们了解整个计划。
2.“你们会不会死?”
孩子真实的目的是想确定他是否能有家人继续陪伴。
可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我们当然都希望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很久很久
3、“妈妈死了吗?”
应该告诉她事实。如果说“妈妈出远门去了”,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不告而别的,尤其当他等不到妈妈回来时,会更加的悲伤。
告诉孩子的事实,提起他们的心理创伤,好像很残酷,是“痛苦工作”
告诉孩子事实时必须以同情、理解和关爱为前提,必须适度,掌握好分寸
但只有“痛苦工作”才能医治精神创伤;没有经过“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
六、家长和成人不应该做的:
1.不要刻意回避与孩子讨论死亡,或假装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2.不要回避事实,更不能歪曲真相。例如,当问到亲人、同学在哪里时故意转移话题,或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 “他们在别的地方去了”
3.不要强迫孩子勇敢、坚强,有时悲伤哭泣是必要的,可告诉他们“你可以尽量哭”
4.不要对亲人的死亡做不适当的解释,妈妈出远门了,到外婆家去了
5.不要告诉孩子人死了就像睡着一样,这样孩子会害怕自己也在睡眠中死去
6.不要禁止孩子谈论有关灾难的话题或重述当时的回忆
7.不要立即将孩子送走,或强迫他进入新的环境
8.不要用一些威胁的字眼,如“你如果不乖,地震会把你吞掉”,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恐惧
七、如何判断孩子有异常心理,或者心理问题?
上述情绪和行为反应过分强烈,无法安抚,无法中止
上述情绪和行为反应长时间不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自伤、自杀行为
拒绝吃东西、幻觉
反复发作性的情绪失控
(来源:搜狐网)
更多请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