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全攻略:同样假期不同过法

标签:
寒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 |
分类: 【家教启示】 |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目前,全国的中小学生都陆陆续续迎来了快乐的假期。对于假期,孩子的盼望是休息放松,家长的盼望是学习提高,怎么能平衡不同的诉求?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同样的寒假有着不同的侧重,怎么能让孩子在假期伊始安排起来心里有数?来自《京华时报》的一篇文章总结得很全面,在此转载(有所删改),以供参考。
小学生寒假:学习与玩耍兼顾
◎郭莹(京华时报记者)
要点:小学生的寒假既要提前学习,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关于学习
小学生辅导班报一门即可
清华附小德育主任张华毓介绍,寒假中间有一周时间是春节假期,多数家庭探亲访友,因此,小学生们有规律的假期学习时间只有三个星期。
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往往会利用寒暑假报很多辅导班。不过小学阶段横跨一至六年级,在不同的年级,侧重的内容都不一样。张华毓建议,寒假中,家长最好选择孩子3个科目中最薄弱的一科进行补习,不建议三科全补,有时候面面俱到反而无法达到效果。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可以选择最擅长的科目进行补习,这样既可以增加自信,同时,成绩也会明显提高一大块,效率高于单纯补习较差的科目。
寒假作业可实行“分餐制”
假期作业是每个年级小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清华附小,老师主张不留过多作业,以便给孩子留出更多的时间,部分老师也会根据家长的假期计划配合性地留个性化的作业。
张华毓介绍,学校会提前进行调查,了解家长在寒假的打算,如是否有外出计划等,使孩子的作业和家长的安排互相补充。“比如有的孩子可以留A套餐,有的就留B套餐”。
对于一年级的小豆包,学校不留写的作业,寒假作业主要以听、读、背、画等内容为主,如背几首古诗,画几幅画等。高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则是听说读写为主,如听自己喜欢的作曲家的音乐,鼓励孩子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也可以去社区帮忙,参加义卖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张华毓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寒假作业不必都整齐划一。有的孩子识字能力弱,可以在假期针对这个弱点,让孩子复习。对于数学较弱的孩子,可以与家长进行亲子竞赛,一起比赛做习题等。都是既锻炼了孩子,又便于老师检查的方式。
多参观身边的文化设施
张老师介绍,目前老师都注重素质教育,在留寒假作业时会多留一些拓展视野的作业。小学生在假期中,可以去听一听音乐会、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进行美育教育,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孩子从小对一些艺术形式看过、了解过、经历过,可以有更深的感受,将来阅读文字或者自己写作文时会更有概念。
对于出国游学,张老师认为这也是拓展视野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她建议孩子出国之前,应该先学习一些礼仪教育,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些当地的历史,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总之,小学生带着储备出国游学会更加有收获。
关于生活
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
虽然是放假,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纠正平时养成的一些缺点。张华毓说,很多孩子平时上学需要起得较早,放假孩子容易赖床,家长不能过度纵容,可以起床稍晚,但不要超过上午8点半起床。她建议,小学生应该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不打乱正常的生物钟,坚持正常吃早点的习惯。小学生也可利用寒假期间改掉自己的一些坏习惯。比如,有的学生说话声音小,可以利用过年时大声给爷爷奶奶拜年来进行改正。
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
小学生放寒假,不用上课,并不意味着可以疯玩。中关村三小主管德育的王主任介绍,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第一个寒假非常憧憬,以为假期生活只是吃喝玩。她表示,学校主张让孩子们过一个“暖意、学习、运动”的寒假。即便是放假,小学生仍然应该坚持每天锻炼、健身30分钟。
她建议,锻炼的内容可以是跑步、打球、跳短绳、踢毽子等。同时,孩子也应积极主动地练习自己的特长。她表示,在假期中,孩子可以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每天运动、阅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画画,听音乐等。孩子在体育锻炼中,也会认识一些新的伙伴,能够增强同伴之间的交流,弥补孩子沟通上的障碍。
学习一项家务技能
王主任介绍,在学校提出的“暖意”寒假中,要求小学生需要在寒假里学会一项家务劳动技能,每天坚持“家务劳动岗”,为忙碌的家长分忧。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平时习惯了父母、爷爷奶奶的照顾,因此,学校建议孩子能在寒假中学做一项家务劳动,比如刷碗、擦桌子等。
同时,小学生也应多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或为社区、他人做一件好事。利用探亲和旅游机会,关注与收集所在地区历史、民俗风情等相关情况,感受、体验丰富的民族文化。春节期间,还可以用行动或贺卡为身边的亲人、朋友或民族小伙伴送上自己的祝福和爱心。
关于安全
家长孩子共学安全知识
小学生活泼好动,由于春节前家长一般都要上班,因此,假期安全特别重要。
比如过年时应在成人带领下燃放烟花,防止火灾及造成身体伤害;提醒孩子单独在家的时候,注意防火、注意用电安全,防止煤气中毒;外出必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夜晚不得单独出门,更不能彻夜不归;严禁孩子到非滑冰区滑冰,不到池塘、河湾滑冰,到公众滑冰场需要有家长陪同。
中学不同年级:寒假复习各有侧重
◎李琦(京华时报记者)
要点:即将面临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使复习效益最大化;非毕业班的中学生充实、有序地度过寒假。
毕业班学生
整理总结各区期末试卷
对于明年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而言,这个寒假至关重要。171中学高三班主任张静老师表示,高考毕业班学生和家长要对寒假做好心理准备,要以“家有考生”为核心,做好学习、作息及过年家庭活动的整体安排。
张静老师建议,到了寒假,学生要先做好学习规划工作,即明确在这个假期要学什么。在制订计划前,学生可以用一两天时间把期末各区的试卷作一个整理和总结,确定自己是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还是某些题型不擅长。如果是知识点不扎实,就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如果是某些题型不擅长,就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果知识点没问题,就需要多做题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学习计划具体到每小时
对于复习规划,张静老师建议,学生要通过试卷分析,明确每科需要学什么之后,学生可以仿照工厂生产日志一样,列一个学习时间表,把学习计划具体到每个小时。学生可以1小时为一个时间段,1门课1小时,每天都把六门学科过一遍;也可根据情况每天安排3科,保证每天6小时有效学习时间。
对于错题,学生可以准备个错题本,把自己对错误的理解写出来,加深记忆。对于语文、英语、历史等需要背诵的科目,学生可以采取大声朗读或与同学和家长背诵等方式,不要只是看一遍,毕竟过目不忘的神童是少数。同时,每周都要做个学习小结,把这周每科都做了什么列出来,有个量化,这样做不仅让复习系统化,还能给学生成就感,给后续的学习提供动力。学生一定要把握好最后的整块时间来“扬长补短”,下学期开学将迎来大规模的考试,自主学习的时间会很少。
张静老师表示,寒假也是酝酿高考志愿的好时期,学生可以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全区排名情况,与家长商量确定一个务实并拔高一点的大学。
不建议每门学科都开小灶
对于中考学生而言,这个寒假是中考前最后一个长时间学习的假期,汇文中学初三年级组长王京燕老师认为,学生应当利用寒假制订计划表,保证每科的学习都覆盖到。对于英语单词、短语及语文背诵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寒假进行强化记忆。理科科目需要总结基础知识,对题型进行分类,掌握各题型的规律。复习型的作业,学生往往容易认为是负担,王京燕老师提醒,这项作业十分必要,有利于长时间记忆。
王京燕老师表示,寒假的另一项任务是查漏补缺。学生要把平时做过的卷子上的错题逐个纠正,对犯错的题型进行强化练习。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弱科,弱科的提分空间很大,可以利用寒假把这个窟窿补上。
对于部分成绩较差,弱科较多的学生,王京燕老师建议可以选择1至2个学生有信心提高的科目,请家教进行一对一辅导,不建议大撒网每个学科都开小灶,这样容易顾此失彼。
辅导班不能喧宾夺主
王京燕老师表示,寒假作业是学校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定要重视,不要因为在外边报了各种辅导班而喧宾夺主。对于报辅导班的问题,王京燕老师认为因人而异。基础薄弱和自学性弱的学生都不宜参加,因为这类课外课堂不像在学校,学习氛围比较松散,学生如果没有强大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就形同走过场。
王京燕老师建议,初中毕业班学生寒假期间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睡懒觉,每天早上8点开始学习比较适宜,学生要利用好上午的时间,保证每天6小时的学习,每隔1小时休息15分钟。
由于中考体育将在五一前后进行,王京燕老师还提醒学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锻炼寒假尤其不能间断。
非毕业班学生
提前查漏补缺
对于非毕业班的高中生而言,这个寒假是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的第一个假期,北京二中高二年级高级教师王梅生老师建议,学生要在寒假适应学科特色,按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调整。
王梅生老师分析,学生首先要对身体和作息进行调整。学生刚经历了物理、化学、地理等科目的会考及其他科目的期末考试,身心比较疲惫,可以利用假期调整一下,早上不必起太早,注意保证睡眠。但切勿一放假就大睡3天补觉,再捡起来学,容易出现做题速度减慢,效率降低,甚至厌学的情况。
高二属于自己的时间相对多一些,王梅生老师建议学生提早梳理自己的学习状况,争取把弱项在高二解决掉,到了高三,就没有太多自主时间了。
预习切勿“抄近道”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是他们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假期。文汇中学初一年级数学老师罗剑平表示,初一学生可以趁着学习任务不太繁重,提高一下个人的综合素质。
罗剑平老师说,不少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训练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些孩子小学毕业钢琴就能达到七八级。这种有特长的学生不要因为上了初中就把这些技能丢掉。家长不要仅为了应试而选择让孩子学与不学,但从成长的角度讲,音、体、美等方面的才艺,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无论今后升学还是进入社会,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压力,自我排解压力、平衡心态很重要,一技之长就是情绪宣泄的很好途径。
有些家长会选择在假期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但罗剑平老师认为,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多数课外辅导班会提前给孩子灌输下学期的课程,为了成效明显,他们会直接告诉学生一些做题规律,这样即便开学后不认真听讲也可以考过。这种“抄近道”的方式其实是有悖于正常学习规律的。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
罗剑平老师建议,初一学生在寒假要保持与家人和同学间的交流,有意识地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要培养自己独立面对新问题的学习能力。如果要进行提前预习,尽量不要一直做题,而是加强锻炼自己感知问题的能力,并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知体系,开学后再与老师的体系对比,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