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发展下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下篇)
——陆士桢
三、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我们倡导的第一个词叫做接纳。什么叫接纳?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区分接纳与赞赏的不同。对孩子的言行你可以不赞赏,但要理解和接纳他。换句话说,你不能要求孩子的一切你都赞赏,孩子要按照你的标准来表达自我,这在今天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孩子跟你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代有众多的差异。如果你不理解、不接纳,就失去了和孩子对话的基础。在亲子关系上很多人都讲沟通,我认为沟通不是万能的。沟通只是解决了方式问题,沟通的前提和基础是接纳。
四、方法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习惯于训斥,习惯于对孩子的灌输、教训,在今天这是最不可取的,也是最无效的。我一直希望家长能够更有心地教育孩子。举个例子:比如说学习辅导,很多家长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每天喋喋不休地催促,成绩差了就打屁股,其实什么用都没有。从理论上讲,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学习的动力,他想不想学;二是学习习惯。所以,智力不是影响成绩的基本条件。对于孩子来讲,最直接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欲望:第一个欲望是求知欲望,对学的东西感兴趣;第二个欲望是成功欲望。试试看,一个孩子从来没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过肯定,他怎么能爱学习?家长应该不断给孩子设立小的、近期能够达到的目标,做到了就鼓励、就推动、就给与孩子喜欢的奖励。这种逐渐的推动,能够有意识的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肯定,这种肯定能够成为他学习的重要动力。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成功欲望,需要家长用心去摸索。
另外,孩子学习成绩好要养成三个号习惯上。一是注意力,凡是成绩好的孩子,上课都注意听讲。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做,这就需要家长用心。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幼儿时期,你不断地让他集中精力玩推求的游戏,时间长了就培养出孩子的专注习惯;二是思考的习惯,懒惰的孩子成绩永远不好,所以要培养他这种思考的习惯;三是严谨的态度。
很多人重视孩子的成绩,其实重要的是重视搭建孩子的智能结构,培养孩子的智力能力,远比表面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
最后,我呼吁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家庭教育现的社会需求很大,家的困惑很多。当有一些新的提法、新的思想涌出时,很多家长如获至宝,但某些新的观点、新的做法的提出缺乏理论的支撑和理性的分析。中国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框架尚未完整地构建起来,家庭教育独有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还缺乏权威性的解读。所以,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任何人的社会性表现都可以追溯到他幼年的经历,特别是家庭的环境、关系和教养。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与社会的未来。在家庭教育上,我们对未来都负有责任。
谢谢各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