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状元落榜北大 只因“会考”得个B+

(2009-10-21 06:55:28)
标签:

高考

状元

落榜

北大

会考

门槛

徐峰

教育

杂谈

分类: 高考信息

高考状元落榜北大

只因“会考”得个B+

 

    去年夏天,文科状元落榜北大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南京市街头巷尾。
    王晗,语文136分,数学143分,英语105分,附加分38分,历史A+,政治B+,按前三门总分计算,他是去年南京市的文科状元。但王晗去不了北大,南京大学也不收他,他甚至进不了四川大学的校门……

 

    一切都因为那个B+

 

    2008年,江苏省新课改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共有政、史、地、物、化、生、技术7科,考生在历史和物理中只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门作为选修测试科目,其余5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两门选测科目的成绩至关重要。考生若想填报本科,两门选测科目都需达到B级及以上。在此基础之上,各高校再根据自身情况,对考生提出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
    北大要求两个A+;清华大学要求一个A+,一个A;南京大学要求两个A;四川大学要求两个A。有名气的重本院校,几乎都是要求两个A或以上。
    北大2A+的要求卡住了状元王晗,2B的要求则卡住了64%的江苏考生。据统计,江苏省2008年参加高考人数为50.8万人,具有2B资格考生只有183594人,占总人数的36%。在那些没资格报考本科院校的64%考生中,不乏分数上了本科线者。他们也得了个别号———“高分低等生”。
    习惯了按分数来录取的高考模式,很多学生和家长觉得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根据媒体报道,不少“高分低等生”和他们的家长指责江苏是在“劫富济贫”,将他们的读书机会让给那些不偏科的中等分数学生。
    江苏省不得不在2008年高考录取时进行临时调整。2B的要求被降低了。江苏省教育厅负责人后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际操作时,本二征求平行志愿的部分院校等级要求降到了1B1C。
    王晗最终也被南京大学录取。南京大学招生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是看重王晗状元的身份。“我们并不认为他是状元。”该工作人员表示,选测科目是等级来表示,王晗只是语数外三科总分最高,若是将选测科目等级换算成分数叠加,“说不定他还没有一个语数外成绩比他低,但选测科目拿了两个A+的考生分数高”。南大最后松口,“是因为高考势必要改革,高校作为高考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有帮教育部门解决矛盾的义务”。
    2009年江苏高考方案也因此进行了微调。2B才能上本科这一限制条件最终被取消。选修科目测试等级要求虽仍由高校自主确定,但有了前车之鉴,是选择高分生还是高等级生,高校慎重了许多。清华大学采取了弹性做法。在高考录取中,对投档成绩特别优秀者,经清华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会适当放宽对选修测试科目及测试等级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王晗”们即便失意北大,转投清华也是有机会的。

 

    浙江:与高考软挂钩只要求及格

 

    还有些省市,虽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了高考体系,却并未提出强制性要求,只是鼓励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将其作为参考,在同分情况下鼓励优先录取A等级多的考生。教育圈内将这种方式称为与高考“软挂钩”。
    浙江便是采取这样的模式。但软挂钩的效果可能导致“挂而不钩”。“没办法看这个(学业水平测试)。”杭州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社会不认!他们只认高考成绩!”
    还有一些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学业水平测试按等级划分固然体现了新课程重素质轻分数的特点,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它的成绩是按等级来呈现的,只要到了那个线,管你考99分还是90分,成绩都是A,这就没有什么可比性。所以,即使是在同分的情况下,我们也倾向于参看学生的语、数、外单科成绩来录取,对理科生,数学分高的就先录了,文科语文好点的就先录。”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说,“不过,既然教育行政部门出了这个政策,我们还是该支持。所以我们只要求学生水平测试至少及格。”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对这种情况也有所了解。他承认,当前,学业水平测试在浙江高考中的作用主要还是以导向为主,“引导学生尽量不偏科”。

 

    北京:综合素质评价成录取依据

 

  新方案规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将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是学生高中三年成长过程全面、真实的记录。

  会考成绩纳入高校录取

  与现行的高招政策相比,新方案还首次纳入了高中会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分别以等级和统一表格的形式计入考生电子档案,在统招录取、自主招生中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中会考科目包括: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技术(含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

    高职招生增设“高会统招”

  新高考方案中,高职招生变化较大,招生形式将由自主招生、单考单招和高会统招三种。其中,高会统招为首次施行的招生形式,将“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加会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

  高职校可从会考备选科目中选定2或3门,并提出成绩等级要求,提前向考生公布。录取时,考生会考成绩满足学校要求后,按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

  这意味着,明年起,报考高职的考生无须再参加高考文(理)综考试,仅凭高考语、数、外三科成绩和部分会考科目的成绩就可参加高职录取。

 

    关键词1
   “会考”变高考门槛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中现行的会考有相同之处——都是统考,都作为高中学生的毕业依据。两者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会考成绩体现为分数,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多以等级形式来体现。其中,等级的划分标准各省又有差异:广东按分数来确定等级,85~100分为A,70~84分为B……江苏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分为选修和必修,其中,必修科目成绩只有ABCD四等级,选修科目则根据考生成绩按比例折算,成绩在前5%为A+,以后依次为A、B+、B、C和D等级。
    在广东,三门指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要达到C等以上才有资格报考重点院校。安徽规定,应届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每科都达到C级以上,方可被二本以上的普通院校录取。而学业水平测试在江苏高考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这也使得当年江苏高考录取时波折横生。

 

    关键词2
   “会考”得A高考加分

 

    在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不仅是高考录取的硬门槛,还是加分的法宝。2008年,江苏高考规定:“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优等生没差距次等生压力大 

    这一规定引发不少争议。在高考这种1分就可决定读本科还是专科,上重本还是一般学校的考试中,10分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学生每门课都拼命学,学校也会在测试前加班加点搞强化。对学生来说,负担比课改前重多了。

    这一规定将在2010年被调整为“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测试且技术科目测试合格的考生,每1门必修科目成绩达到A级,在划线前加1分计入统考成绩;如4门必修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在划线前奖励1分,即加5分计入统考成绩。
    江苏省教育厅对此的解释是,选测科目已参加了高考的录取,起到了评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考生在高二必修科目测试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分数,有利于缓解考生在高三时的应考压力。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减轻了压力。

    南京最好的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一名学生在谈到自己的4A成绩时神情淡漠:“我们学校拿4A的有好几百人呢!”对这类优等生来说,他们与竞争对手仍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对成绩稍次一等的学生来说,压力则更为沉重。“本来拼成绩就拼不过南师大的了,加了分就更别提了。”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名学生很是焦虑,他的4门必修全是B。据成都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