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璧微瑕——《江南的冬景》赏析

(2009-04-15 12:54:20)
标签:

教育

文化

语文

语言

赏析

方法

分析

素材

引用

感想

白璧微瑕

——读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是难得的一篇美文,但在教学中,也有自己的浅薄的见解,说出来以求方家指正。
    让我们来看第一句。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鸭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请问这句话中“萝卜”到底算不算“水果”里的呢?我们既可以理解成是也可以理解成不是,这就有了歧义.另外“水果的闲食”该如何来理解呢?闲食的范围显然大于水果,那么就应当去掉“水果的”三个字才通。再看这一句中的“节期”是不是妥当呢?很显然“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指的是具体的节日而不是节期,况且节期是什么意思呢?徑过改动的句子变成了这样: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鸭儿梨等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日。
    让我们来看第二个句子。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狂风也吹不倒的。从厉害的程度来看,野火显然强过寒风,应该先说寒风后说野火。厉害的狂风不能吹倒它们,比狂风更厉害的野火也烧不尽它们。所以这句话就变成了: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狂风吹不倒,就是野火也烧不尽的。
    让我们来看第三句话。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前半句也通顺,但读来读去总有些别扭,那是因为有些词语的顺序不符和我们的语感,需要改变一下。后半句有一个关联词语用的也不恰当,需要添加一个字。这样这个句子就变成了这样: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肯一个人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才最容易体会得到。
    让我们来看第四句话。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这句话中的第二个逗号不应该加,因为这明明是一句话,不应该分开说。而且“所”字用的有些多余,应该去掉。这句话应该改成这样: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恩惠。
    第五个句子。“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在这个句子中,冻宵三友究竟是指雪月梅呢还是另有所指呢?这就有歧义了。在这里冬宵三友指的应该是雪月梅,而不是其他的。为了消除歧义,只需将“的”字改为“这”字就行了。这句话就变成了这样:“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第六个句子。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这句话也不符合我们的语感,总觉得别扭。就作者写文章时而言。下春雪是未来的事,应该在下字前加一个会字,表示未来的事情。句子就变成了这样: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会下一点春雪的。

    第七个句子。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这句话中的“使”字明显多余,因为引诱本身就是施动者,干吗还用个使字呢?改变后的句子变成了这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你在房间里坐不住。
    最后一个句子。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吧。第三个分句应该是我也不想再写下去了,这才是我们的习惯。再往后的两个分句应该是先搁下纸笔,再拿起手杖,这才是我们的习惯性动作。
    达夫先生由于在日本留学多年,因此作品明显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整篇文章用了太多的的字,这明显是日本人说话的习惯。读者可以到文章中去找,满篇皆是的字,不该用的地方也用了,不一一赘述了。罗嗦了这么多,还望大方之家指正。也用这篇文章表达对郁达夫先生的尊敬与热爱。


 

==========================================================================

到此不妨继续关注:

作文指导:腹有诗书言自雅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创新技巧         

            浅谈排比结构法                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让作业个性飞扬                让作文更有“生活”味

            “幸与不幸”话题作文导引      话题作文“人与花”写作指导及例文    

            浸染诗词的魅力——“读诗词随想”话题导例                  

课文赏析:秋从心出——《秋声赋》之赏析

          千回百转话“长沙”——《沁园春•长沙》赏析  

          《桥边的老人》赏析--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永不言败的赞歌——《相信未来》赏析

校园: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的好处

      谈班干部角色的作用——榜样•组织•桥梁•监督•宣传

杂谈: 经典动物语录

        是什么让教师丢失了自己 

        一模后如何迎接“一家高考”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

物理经典题例:汽车与自行车过绿              

2009年高三各科一模试题卷(多套)

2008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详解(全套)

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全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