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赏完了蒂瓦纳科古城神奇的太阳门,我们离开了卡拉萨萨雅(Temple
Kalasasaya)神庙,来到了它西侧的一大片四方形的半地下建筑旁.考古专家们说这是蒂瓦纳科帝国贵族们的住宅,叫做“普图尼宫”(Palace
of
Putuni).这片建筑的中央是一个平坦的广场,四周是用整齐的石块和泥土建造的房间.这些房间显然并不是原始的建筑,而是后人们凭想象弄出来的拙劣复原,让我感得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可看的.
不过,在广场一端散落的一些大石块却引起了我的兴趣.它们被遗弃在了广场之上,却幸运的保留着原始的模样.也许是它们的形状特殊,那些复原工程的人们不知道该把它们用在何处吧?仔细看这些石块,且不说那被打造得光滑平展的表面,单看那些大小不一的凹槽,不但被雕凿得棱角分明,而且各凹槽内角90度直角相当精确,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我知道在西班牙人侵入美洲之前南美大陆上没有铁器,更没有机械,那么古人们是如何雕凿出这么完美的几何形状的呢?没有任何历史的记载,这实在是个谜!
看了一会儿我们从这里绕过卡拉萨萨雅神庙,沿着它的南墙向东走,去看另一处古废墟.这时突然发现三只羊驼出现在我们前面,一下子勾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就跟着它们走回了"半地下神庙".这些羊驼们悠哉悠哉地走到神庙旁边的草地上,然后停下来吃起草来.羊驼是南美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在这神秘的蒂瓦纳科古城,也许只有它们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离开羊驼我们继续往前走了一段石子路,来到另一片废墟旁.地面上躺着的一块说明牌上标示着这片废墟的名字:"堪塔塔伊塔"神庙(Kantatallita
Temple).说是神庙,但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除了一片散落在地的大大小小石块外,看不到其它东西.看来考古专家们还没有任何打算把这神庙复原起来,而游客们也大都不到这边来.
我们漫不经心地走进这片废墟,眼前的场景却让我们吃了一惊.只见地上躺着几块不同石料的巨大石板,上面雕凿的凹槽和方孔四棱见方,线条笔直,规规矩矩,平整光滑.它们特殊的形状,光滑的表面,雕凿的技巧和精细程度让我们叹服不已.

20.

21.

22.

23.

24.

25.

26.
在神庙废墟的一端有一块长条弧形的石块,旁边的说明牌介绍这是神庙的门楣.这门楣的正面雕刻着六个准备起飞的人像.仔细端详,他们似乎都头戴头盔,身着铠甲躺在那里,就好像是当今的宇航员在火箭升空时的姿势一样.莫非当年的古人们看到过外星人升空的情形?太不可思议了!而在门楣的上沿有一排细小的小孔,解说牌上说这好像是一排钉子孔,是钉金箔用的.
最令人惊讶的是不少石块上雕凿的大大小小的圆孔,其圆滑和精确的程度绝对可与当今用钻孔机械钻出的圆孔相媲美.古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弄出这些圆孔的呢?实在是难以想象!
在神庙的侧面有两块并排矗立着的大石板.石板表面不仅平滑如镜,而且每块石板上还雕凿着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阶梯状的菱形凹槽.有专家做过测量,发现这些几何形状的凹槽不但本身相对应的各线条精确对称,而且所有凹槽的相似度也极高(当然风化侵蚀损坏的不算).除此之外,各凹槽内的小阶梯不管是内角还是外角都是精确的90度直角,几乎是分毫不差.

36.

37.
其实在离此700米开外还有一处更令人吃惊的古城废墟--"普马彭谷"(Puma
Punku)神庙.可惜时间有限,我们此行无缘前往观看.普马彭谷其实是蒂瓦纳科古城的一部分,只是不同的建筑群而已.不过,人们在普马彭谷发现了迄今为止在整个蒂瓦纳科废墟最大的石板,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那些赫赫有名为数众多的H形石块(H
Blocks).这些H形石块呈现完美对称的几何形状,各凹槽的尺寸和角度几乎完全一致,石块的雕凿表面光滑如镜,其雕凿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更为奇特的是这些H形巨石背面都雕凿有一条精确的凸起石柱,使得这些H形巨石能够天衣无缝的互相卯榫在一起,连结成高大的石墙.(以下的图片都来自网上)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这些神奇的雕凿精致规整的大石块不但令人震惊,更给现代人带来了无数的疑惑和不解.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建造了这让现代石匠都汗颜的石头古城?石料来自何处?它们又是如何被雕琢出来的呢?
说起这些大石块的来源,它们都不是就地取材,而是采集于远处的安第斯山.废墟里有灰,红两种巨石块,红色的砂岩采集自10公里远的山上,而灰色的安山岩则采自90公里开外的秘鲁,而且中间还隔着浩荡的高原大湖--"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这些巨石平均有几十吨重,最重的达131吨.

47.

48.
这么重的石块,古人是怎么把它们从山上的采石场运到这里来的呢?对此考古专家们说法不一.有一派认为古人使用大量的粗树干做成滚木,把在采石场打造好的巨石块放在滚木上,然后用绳子拖拽而来.不过有人质疑说,蒂瓦纳科坐落在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上,此地已高于自然界树线的海拔高度,周围地区并没有树,哪有大树做滚木?另有一派认为古人是利用水力把巨石运来的,因为考古学家发现蒂瓦纳科古城附近有一条人工挖掘的水道一直通到的的喀喀湖,由此推断古人或用木排,或用的的喀喀湖特有的“拖拖拉”芦苇捆扎而成的船,通过水道把巨石运过来.我觉得这个推断有一定的可信度,但还存在着疑问,从采石场到湖边以及从水道终点到古城是怎么运送的呢?最雷人的一派则认为是远古外星人来到地球使用一种高科技的方法把巨石块从空中搬运过来的.(以下的图片来自网上)
从原始的石料到雕凿精美的巨石块,古人们的打造技术更让考古学家和建筑专家们百思不解.建造蒂瓦纳科古城的古人们似乎具备了完美的几何学知识和高超的雕凿技术,有些巨石雕凿的精密程度就连现在的石匠运用现代的技术也不能完全复制.特别是那些灰色安山岩,其硬度达到了莫氏硬度等级7(金刚石的硬度为10).这么坚硬的石块,没有铁制,钢制以及金刚石工具的古人们是怎么切割和打磨的呢?比如说那些极为平滑的表面,曾经有技术专家用现代的金刚石和激光工具分别切割从蒂瓦纳科古城采集的同一块光滑岩石,惊讶地发现古人们打造石块的光滑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现代高科技工具的切割效果.(以下的图片来自网上)

52.
那些相信远古外星人的学者就此推断,这一定是外星人使用激光技术加工制作的.而传统的考古专家们则认为古人们使用了比安山岩更加坚硬的石制工具以及铜制工具进行雕凿.古人们有可能是把沙子洒在粗糙的石块表面,然后用坚硬的石头工具在沙子上面磨擦石块,直到把石块表面打磨平整,沙子越细打磨出的表面就越光滑.这就和现代人使用砂纸打磨铁器,木器的道理差不多.我觉得这种推断恐怕比外星人理论靠谱些,但是古人们到底是如何打造出这么多完美对称雕琢精美的巨石块,还是让人无法想象.(以下的图片来自网上)
那么蒂瓦纳科古城又是何人在何时建造的呢?主流考古学界认为它是在蒂瓦纳科文明时期(公元前200 -
公元1000年)由蒂瓦纳科人建造的.但也有考古学家认为蒂瓦纳科古城的建造时间远早于蒂瓦纳科文明,是距今1万3千年前的某个远古文明建造的,不过目前还没有多少考古学的发现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再有就是外星人理论.不过像外星人这样掌握着高科技的高智慧生物来到地球怎么会仅留下这么一片巨石块呢?中国有句老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要是咱们地球人恐怕早就会到处题个字,写个诗什么的吧?不管是什么人,这些建造者似乎不愿意给后人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公元1000年左右他们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没人任何文字记载,蒂瓦纳科人到底是谁?他们去了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蒂瓦纳科古城所遗留下来的巨石块只是16世纪西班牙人侵入玻利维亚时的10分之1.几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石块被人们搬去拉巴斯盖住房,建教堂,修铁路.古城旁边的蒂瓦纳科小镇几乎家家都有从古城搬来的石块,甚至还有把整座石雕像搬回家的.(以下的图片来自网上)

57.

58.
直到2000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蒂瓦纳科古城才免遭进一步被破坏的厄运.这个谜团重重让考古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神秘古城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使它成为安蒂斯高地乃至当今世界上几大神秘古地之一.与我们同车而来的一位智利游客告诉我们,看到这震撼的古城废墟让他激动的想哭.是啊,尽管没有看到它的全貌,但能亲身踏进这块神秘之地,去感受那种心灵震撼,还是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

5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