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年里反复读过的书,看过的剧

(2021-10-14 20:10:48)

这些年里反复读过的书,看过的剧

一直在听的小说剧快结束了,便愈发的舍不得,便再次的减少每天听的量,一听只听一节,一节只有十多分钟,够严格控制了吧?可是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听完的一天,真是万分的不舍。但这个吧,小说也看了,剧也听了,如果再看再听也就无味了,想的是故事不要结束,声音不要结束。

这些年里对喜欢的东西,尤其是喜欢的书、喜欢的剧,都是一再的重复。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只能靠纸质书。散文、诗词自是不必说,那都是每日读每日都是不一样的感受的,也是闲暇时光里读着会愈发觉得有趣的。而那些小说,尤其是那些个几大本,也是常看常新。之所以新,是因为一年两年不看的话就忘了细节,特别是一些比较经典的细节,也是要常温常新的。《红楼梦》是不必说的,在儿子上学的十几年里,是长年放在我车子里的,随手翻,随时看,不讲究连续性,翻到哪里都可以津津有味的继续读下去,曾经有几年是专门背里面的诗词。

而在家的闲暇日子里,孙浩晖的《大秦帝国》、二月河的几大王朝,金庸的系列,还有一系列当代、现代作家的作品,是我打发时间的最好读物,后来实在是烦了,把几十年前看过的国外的系列名著又重新拿出来看。奇怪的是,最近这十几年里看的东西常常会忘记,而几十年前看的却记得很清楚,能清楚到细节的描述。这大概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忘记现在记得的都是以前吧?

对于电视剧基本都是前几年看的了,今年一年没看任何剧,去年看了几部。看剧基本都是利用跑步的时候把平板挂在跑步机上看,一部看完了,没有好看的,就再翻出以前看过的继续。比如《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包括去年看的《陈情令》,第一遍完全认真的一个画面都不漏的看。有些剧,比如谍战片,宫斗片,一个无声的眼神,一个悄然的动作、手势很可能是就是关键,或者是下套的关键,或者是破案的关键,如果不细看很这容易漏掉这样的细节,也就失去了自己推理的趣味。而再次看的时候,则大可以跳着看,选择性看,只找自己感兴趣的点去看,比如某个人物,比如某个情节,因此我发现了电视剧可以只看某人的设置。

而喜马拉雅里面反复听的只有徐文兵讲的《黄帝内经》,可惜的是只有一小部分。就这样的一小部分也让我足足听了四五遍,还能继续听,因为不懂,又因为徐文兵讲解的通俗易懂。

说实话,我喜欢的书,爱看爱听的剧,谈不上高大上,也就是我这样的俗人才会喜欢。高大上的人大概是不会喜欢小说的吧?但我总想,自己的生活太过单调,见过的人经过的事太少,能从别人的故事里见识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是我们这辈子也无法达到的,那就臆想一下这世间尚有的,大概也是能给自己一些温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听一夜的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