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开始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的文章我是很喜欢的,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读过他的《京华烟云》和一本散文集,都是一口气读完又再三回味的。但这本《苏东坡转》却让我有点尴尬,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苏东坡转》是林语堂先生定居美国后开始写的,是英文写作,我们目前看的版本都是翻译过来的。也因此,这本书倒更像是写给外国读者看的,对一些中国耳熟能详的典故、风俗、习惯都采用简介的语言作了解释,书中经常会说在“在中国,会怎样怎样…。”,“按照中国的习俗…”。比如说到子女对父母名讳、臣民对皇帝名讳的避讳,就说了“不称父母与祖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很古老的风俗…”;对于中国孩子的年龄也是做了解释,明确说“不使海外中国传记的读者感到纷乱”。而这些知识于我们国内的读者大概是太过于简单了些,是不用专门说明的。
另外书中对苏东坡传记的重点是苏东坡和当时政治环境的关系,更关注的是政治对苏东坡的影响,而不是我们通常所关心的文学方面。
我以为的苏东坡传应该是用诗词去解释诗词,用文学来说明文学,就如刘逸生的《宋词小札》,用了大量的诗词来比对、解释和参照,也如舒芜的《红楼梦》序言中引用大量的典故故事名家名言和书中人物的话语、诗词阐述红楼梦是怎样的一本书。我以为的苏东坡传应该是以他的诗词为中心的,以政治为背景,以当时的文人间的故事为插曲的,倒没想过是林语堂先生所写的这种类型。
当然,以我目前只读了一点点就以偏概全是不对的,以我浅薄的见识去评论大家大作也是很不合适的,只是读了之后略有感想罢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