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隋唐古道----五一行之第二天

(2016-05-07 18:40:57)
标签:

隋唐古道

野菜

分类: 行在途中

去查济之后,本准备当天就回家的,结果在查济的时候,看到有导航路标说至太平就二十多公里,那就继续往前,去太平溜达一下吧!

太平其实已经在黄山脚下了,若有足够的时间去爬黄山是最好的。只是想到节日里,黄山应该是人满为患,我们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我们的目标依旧是不被大家关注的冷景点——徽杭古道。

去之前,我一直以为就是徽杭古道,连接徽州至杭州的一条古道。我知道安徽的入口就在太平县附近,所以孩他爸一说去徙步古道,我想当然的认为是徽杭古道。驾车行驶了十多公里,来到一个叫谭家桥的小镇,说是古道的入口处了。停车,行至古道入口,看到道口立着一块大石,上书“隋唐古道”,才知道我是张冠李戴了。

不管是什么古道都不要紧,反正我们的目的只是出去走走,无所谓名胜。再说,这样未成名的古道人迹稀少才是我们的最爱。

山里的空气果然和外面大不一样,清凉、湿润、新鲜,深吸一口气,满满都是氧。满目的绿色,满山的茶叶,路旁叫不上名的野花,沾着露水的草儿,清脆的鸟鸣,碎石板铺就的窄窄的道路,无一不令我们这些从城市逃离出来的人感到耳目一新。阶梯式的茶山,盘旋而上的山势,忽而是一线天式遮天蔽日的古道,忽而又是柳暗花明式开阔的山野,直让我们赞叹不虚此行。还有一个重点的重点,这条古道不收门票。用老公的话说:最经济最实惠最具价值的一个徙步线路。

我们且行且说且向前,果然是人迹稀少,一路上只有我们四人小团。一直走了有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才遇到了前面一拨人。他们比我们出发的早,但走得慢,而我们基本是一路向前,竟然追上了他们。有了人群,热闹了些,不过热闹是短暂的,在他们还继续休息的时候,我们还是继续向前。

已是逐步上山的趋势,走起来有点吃力,没有一开始的勇往直前了。不过不要紧,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野菜马兰头。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马兰头,而且看上去还很嫩,山里的节气比山外真的是慢一个节拍,真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虽不是桃花,却是更让我喜欢的野菜。

于是乎,我们两个女人有事做了,一边艰难的行走在上山的古道上,一边是低头寻找路边的野菜,一边还要蹲下身去摘取野菜。虽是累了点,速度也慢了下来,但如此反而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爬山的辛苦了。一路走下来,居然摘了不少的野菜,并没有多余的方便袋,干脆就直接放到随身的小包里了,也不管脏不脏了,其实也没多脏,不过是些泥土而已。

行至中途,大概快接近二分之一的路程,已是快到中午了。因为我们是临时起意要来徙步的,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既没有干粮,也没有水,而这条古道并不是正规的旅游路线,一路上也没有任何的供应点。如此一来,我们只能原道返回了。原道返回也没什么,反正我们本就是无目的的一次行走。

回程的路都是下山的路,比上山要轻快了很多。而我们已经带着满满当当的收获----一包的野菜马兰头,桢是两手提着的鱼腥草和香蒿,所以下山的路更是无比轻松节奏。

http://s2/mw690/001Jev67gy71v2X7U7n21&690

http://s2/mw690/001Jev67gy71v2Xwl1f51&690

http://s10/mw690/001Jev67gy71v2XKmCdd9&690

http://s3/mw690/001Jev67gy71v2Y9PIm02&690

http://s14/mw690/001Jev67gy71v2Yys33d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起的乡村
后一篇:最温暖的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