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俗家弟子
俗家弟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8
  • 关注人气: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打高尔夫?

(2009-03-13 13:04:26)
标签:

高尔夫

运动

人群

市场

高层主管

中国

分类: 高尔夫见地

   刚听闻某会员下场打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用推杆砸果领被禁打。。。

   呜呼~无奈感叹有之,扼腕痛惜有之,中国现在谁来打高尔夫呢?一方面,球会想尽快吸纳更多的会员,实现投资收益;一方面,又因为会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焦头烂额(程度可能没那么重,呵呵)。

   看了高球票友的《说说高尔夫的本质》,感慨良多。  “圣安德鲁皇家高尔夫俱乐部1834年在苏格兰爱丁堡成立,并制定了最初的高尔夫运动规则。从那时开始,直至当代,高尔夫没有改变的依然是少数人参与”、“有钱有闲”的运动。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项运动得到了普及,从单纯的“贵族运动”,已经普及到一般“有钱有闲”的人群中罢了。但时至今日,这个运动依然可以说是“少数人、有钱有闲”的运动。

    其实,有钱、有闲的两个标准之外能不能加上“有德”呢?因为:高尔夫在中国不是因为“流氓规则”、“赌球”才能发展,也不是为这些而发展,它本质是“运动”,运动就可以健体、养心,至于谁的“运动”、什么样的“运动”?就看谁来利用这项运动来为社会创造效益,创造财富,才是高尔夫在中国发展的主流。

    以上感慨一下.本来不是要记载这些的。呵呵~~

    从贵族运动,到有钱有闲的人,这个观点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后中国高尔夫更多应该在“有钱”的市场中继续细分,在“有钱”的外延上进行扩充。不仅有闲的人才能打,只要有钱就能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和价值,高尔夫在现今,他不仅是项运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休闲方式。有钱没闲的人就真的是将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了嘛?没时间可以去高尔夫球场上找时间,同样的24小时,给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既然是态度,就是可以转变的。

     高尔夫当然不可能成为全民运动,现代按照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高尔夫完全可以成为一些高层主管、小企业主、专业人士进阶的商务工具,球场有质量之分,球会有名气之别,我认为享用高尔夫人士也应该有所区分,对现今的市场应该可以进一步细分,从物质财富的拥有程度来看,它的人群应该可以再往下挖掘,市场会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