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一章可谓精彩绝伦,《赤壁》对这个情节的演绎可谓更接近现实,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销售经典,销售必需找到决策者,对他进行销售,而不仅是舌战群儒,在销售过程中,其他的人的看法和异议是可以忽略的,重要好的是有决策权的客户心理是怎么想的。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是如何说服孙权的。
鲁:我家主公虽然年轻,但有勇有谋,你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担心。只是那班老臣就不是那么好对付了。
(在这个案例里,鲁肃是内应,也是销售的同盟,这也重要,能最大程度了解客户内部的情况)
诸葛亮一进去就听见群臣议论纷纷:“这仗能打吗?不能打啊?曹操这次真的来了。强弱悬殊啊,这仗怎么打啊?”但诸葛亮并没有直接站出来辩驳,这不礼貌,也没必要,笑笑就好,心中对销售的流程已有定数。
孙权登场!
亮:参加吴候
权:诸葛先生,听说刘豫州在新野,被曹操打的一败涂地。 (客户常常都不会先告诉你真实想法,而是用“非”来否定你的产品,看销售如何在化解危机的能力)
亮:新野之败是因为我主公仁慈,舍不得追随的黎明百姓,拖慢了行军的速度。
(不仅正面回答,而且将危机变成阐释自己公司文化的机会)
权:曹操带来了多少兵马?
亮:水陆两军八十万,正铺天盖地而来。。。目的不在我主公,志在东吴。
吴侯坐拥江东六郡,人才众多,如果有决心与曹操对抗的话。及早备战。
臣:主公,不能打啊。。。万事莫如保全江东百姓啊
亮:也对,投降也好。如果没胆量,早投降早好。免得大家终日惶惶恐恐。
权:既然如此,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
亮: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降或不降,不在得失,在气节。。。。降曹不等于助纣为虐了吗?。。不过吴侯投降给曹操也不坏,最起码可以保住身家性命。
权:你是说我比不上刘备? (激将法,对比暗示法)
亮:不!。。。吴候与刘豫州颇有相似之处。。吴侯能够治理这么大片的土地与人民,仅凭这点就比刘豫州强多了。
(这马屁如何?)
鲁:主公,诸葛先生早有破敌之策,不防听一听他的意见。
(同盟的转折起承的关键作用)
亮:。。。两军结盟,定能变弱为强,曹操虽领八十万大军,但。。。还。。。
权:你说的很有道理! (成交方案推出,个人表演时间到了)
臣:。。。。。。 (反对的声音依然很大,买有买的理由,不买有不买的原因)
亮:吴侯,我知道您是个韬光养晦的人,宝剑深藏已久,总该出鞘了吧。
(不仅我们需要朋友,东吴也需要朋友。这才是客户的根本需求,能否成交这句话才是关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