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的遗憾之外,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在灵芝娃刚上小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告诉我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而更多的是劝说孩子不要学得那么累呀,孩子应该享受童年快乐之类的“忠告”。
作为过来人,回头来看才知道什么话才是真心对你好!
我不想我学生们的家长重复我的遗憾!所以我对自己学生的家长总是说:
“第一,英语怎么抓都不过分。”令我很欣喜的是,跟我一年半以上的孩子(七柄小剑留下硕果4枚)的英语和奥数都是同样出色。
“第二,如果想把奥数学好,就一定要安排好时间,分清主次。”我的学生中,有的短跑很棒,有的打鼓很出色,有的声乐是特长,因此各项训练占用了大量时间。家长为时间不够很苦恼。我不是理论家不会讲大道理,我只说我曾经怎样做,和将要怎样做。
对于课外特长,我只问家长:“孩子能靠这项特长小升初吗?”
如果可以,就一定要坚持。灵芝娃有一个好朋友在一起学奥数时很喜欢编程而奥数成绩不理想,家长很苦恼。聊天时我坚决支持发展孩子的兴趣点,最后孩子凭编程进入理想中学。
而一些不可依赖的项目就不要多费时间了,例如灵芝娃在小学三年级就获得的围棋业余4段(国家二级运动员),北京市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在前几年凭其中一个就是特长生,但是现在对于小升初已经没有用了。那家长把是时间投在这个上面,落下遗憾是早晚的事情。
孩子真心喜欢的可以保持,但现在不要再多投入时间了。说到综合素质培养,原来规划灵芝娃12岁开始学习古琴,14岁学箫。看看前面的博文中钢箫、铜箫都准备好了(古琴在灵芝娃没出生时就准备好了)。但是现在要放放了。我对灵芝娃说:“你如果喜欢就等上大学去学吧。”现在,对于灵芝娃来说三件事最重要:英语、读书、长见识。
长见识不单单是旅游!
现在很多家长热衷假期带着孩子旅游。旅游对孩子开阔视野是有帮助的,但应该到孩子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行。举个例子:“一个8、9岁的孩子看日出和一个15、6岁的孩子看日出的情感感受能同日而语吗?”
上中学后每个假期灵芝娃都要和同学出行,但是小学阶段只去过一次河南,还是为了参加太极拳比赛。一二年级的假期下棋练拳唱歌,三四年级假期都用来学习。在中学里谁也不会关心你小学去过哪几个风景区、哪几个国家玩过,同学比的都是谁的那门功课好。这取决于孩子的小学假期都学习了什么。
而且家长可以想一想,孩子小学阶段比别的孩子多玩过几个地方,真的就有意义了吗?说句实在话:孩子和中学同学一起出游比和家长一起出游更有意义!
小学假期的时间干什么最有意义?当然是学习。别人玩我学习就会有出路吗?看看国家政策就知道了。(不要听舆论瞎吵吵,用自己的眼睛看事实)
我感受到的是,虽然国家没有财力条件搞“精英教育”,但国家一直在鼓励家长对孩子教育进行投资,只要家长用心培养孩子,国家就会给你的孩子更多的出路。例如:灵芝娃小的时候超常教育只有八少一个出路。而今年除八少、八素、人素外,北大附、清华附、四中、实验、二中、五中都开始或准备开始招收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加上11学校的“2+4”班,京城10所学校开展超常教育。这说明什么?说明八少的超常教育是成功的,超常教育已转变为较高层次的常规教育。
你的孩子是否能享受这种教育取决于什么?取决于您是否为孩子进行了学习的投入而不是玩的投入,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
大概量化一下吧:10所中学的小五班(小学五年级毕业班)平均一个学校有三个班,一个班有40人,那么年招生1200人;
全北京市奥数比赛,学而思杯、高思杯、巨人杯、迎春杯、走美杯、华杯赛六大杯赛,每个杯赛一等奖200人,除去重复参赛的,人数也就是1000人左右。
瞧吧,只要你的孩子通过努力拿到奥数一等奖的成绩,国家是不是就会给他更好的发展机会呢?
去年反奥停止学习奥数的家长又要“遗憾”了。
反思我的遗憾,总结出一条:记住吧,努力总不会吃亏的!
祝愿当您回首时不要再有遗憾……
(完)
从下文开始写一个系列——“培养奥数牛孩的家长攻略”,总结一下2年多的教学体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