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孩子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1-09-15 08:46: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1-2013教学笔记 |
这两天,几个新来的小朋友陆续上课了,从他们身上发现一些低年级孩子应尽快解决的问题:
1、计算能力:
现在学校计算方面的学习是跟不上同年级奥数教材的需要的。例如:二年级的奥数教材已涉及到大量多位数乘除法及除法余数的计算,如果孩子还仅处于背乘法口诀的阶段,势必大大影响奥数学习进度。最简单的例子,计算力好的孩子半分钟解决的题,也许别的孩子要3、4分钟,还可能算得不对。累加下来,一次课的进度就大大不一样了。暑假时,我买了3、4年级的速算练习册要求以前的学生提前练习,希望他们现在能因此受益了。
2、读题能力:
有一个小朋友上课时实在粗心,一次课有6、7次计算错误,都是大家认为的马虎类的错误,例如两次将减法做成加法……。但是我认为,孩子的问题不在于不细心,而是在于不读题。我带过的孩子,都有一个显著的进步,就是读题能力提高了,先期育民的几个学生家长是有体会的。做奥数题,读题是第一位的,会读题、读懂题,乃解题第一前提要素。
3、自制力和对指令的执行力:
下课离开椅子如脱缰野马,上课回到座位似蜗牛爬井(一类奥数题:进二退一)。不能立即放下手中的玩具,是这个年龄孩子的通病。如果想自己的孩子能力强,就要在孩子的自制力和执行力上下功夫。这也是灵芝娃自小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4岁在金字塔珠心算学校上课时,上课铃响时灵芝娃能立即放下正在玩的玩具,总是第一个冲进教室。通过前期调教,现在宝宝和通通也能做到这一点,宝宝做得更好一些。当开始做题时,两个孩子会马上进入状态,或提笔就写或积极讨论,没有片刻耽误,而一些孩子则是立刻进入放松懈怠状态。“让做什么,马上就做”和“让做什么,等了一会儿还不做”,在学习效率上会大不一样。现在宝宝通通学习《奥数教程》的进度是一次课2、3讲,而一些二年级孩子却只能一次课1讲,而且时间还比较紧。除去智力因素,反观灵芝娃和他的同龄孩子,差距就是这样产生的——习惯使然。
4、注意力和耐力
一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还不够,也就是说学习的耐力还不够,这需要训练,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当孩子走神时,我总会等他们的思路回来跟上我时再继续讲解。有时我在想,如果他们这是在上大课,那么此时老师讲的内容他能听进去多少呢?所以,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注意力和耐力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以上四点,我将配合家长,循序渐进对孩子训练使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