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位出色孩子的成长过程得到的启示(二):不要被“散养”迷了眼

(2010-12-24 13:06:38)
标签:

羊圈

散养

人大附

圈养

c1

杂谈

分类: 教育心得与杂谈

以下是引用明锐在2010-12-20 13:26:00的发言:

清华or北大,您的孩子会选谁?
孩子高三,正在准备高考保送生考试。

目前清华和北大都已经通过了他保送生复试的评审资格,但是都是本周末考试,所以只能放弃一个了。

想问问大家,如果是您的孩子,您愿意他/她上清华还是北大呢?

从我个人的想法,更愿意他去北大,学校人文气息好,思想较活跃,将来更容易适应社会;清华感觉比较呆板。

以下是引用明锐在2010-12-21 10:45:00的发言:

 我简单说说孩子的经历吧。

幼儿园在家门口普通的公立幼儿园,混的,从没上任何额外兴趣班。(曾带去学习电子琴,去之前每次都是嚎啕大哭,弃之。没去过几次,这个不算)

小学上的家门口最普通的小学。按部就班。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报名参加了华罗庚学校(现在改名叫仁华学校)。简单考试了之后分在一班。于是每周末就去人大附上半天课,每学年结束时统考,按成绩排名分班,还好,每次都保持在一班。

于是,因为一直在一班,初中直接上了人大附。而且分在实验班里最好的班。

初中之后就交给人大附了,自己每天坐公交去学校,学习基本靠自觉,成绩在班上属中等。一直混到现在高三了。

所以,谈不上优秀。吃不了苦、任性、叛逆等都有。贪吃、好玩,一直到现在,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也不容易),每周至少3次电脑游戏,放假整天玩游戏也有。

总之,基本上属散养出来的。有时看着很多家长给自己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有时有点挺觉得亏欠孩子的。

他们班上每年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上清华北大,所以发此贴的时候心情很淡定[em01]

对了,一直以为孩子曾经有一个特意功能,只是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电视秀节目,否则一定能上电视秀秀。[em04]就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感觉他认字非常快,奇特的是他能随口说出每一个字一共有几笔,任何第几笔是什么能脱口而出。这个从没有人教过他,可惜现在这个功能失效了。

每每有家长问及有什么经验可借鉴。还真没有。

其实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家长逼着孩子要优秀,却很难发现孩子真正在哪方面有潜质,而孩子又不能作出选择,于是大多时候变成填鸭了

——————————————————————————

以下是引用棒棒糖在2010-12-23 12:51:00的发言:

我学习了——散养到底。

科学的散养,最出人才!

————————————————————————————

以下是引用OMG在2010-12-24 6:49:00的发言:

看来散养圈养都出成绩好的孩子

我是散养呢还是圈养呢

——————————————————————————

十年铸剑评:

那要先搞清什么是圈养、什么是散养,棒棒糖提出一个“科学散养”的概念,很好,只是现在我都有些糊涂了。

如果说,上课外班的孩子是圈养、不上课外班的孩子是散养,那么lz的孩子从3年级就领先当时的孩子上了奥数课外班——仁华学校,当属圈养了;

如果说,家长用心带孩子是圈养、家长大撒把是散养,那么棒棒糖的“科学散养”是绝对用心的,当属圈养了;

如果说,孩子的活动空间小是圈养、活动空间大是散养,那么绝大多数提倡散养的家长其实都是在圈养——有谁的孩子不上幼儿园吗?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如同小学减负,老师被减负孩子减了吗?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进了羊圈,只是家长被散养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灵芝娃不上幼儿园才是真正的散养,可是提倡散养的家长有谁能承认?!

 

退一步讲,我们承认lz的孩子是成功的散养,那么成功的是散养的形式吗?

绝对不是!

成功的是散养前打下的基础,比较lz、棒棒糖、虫虫、trend四位出色的散养家长,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

1、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设计、引导、安排很用心:

我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没有家长的督促指导 ,信马由缰、随意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2、孩子很聪明:

聪明的羊可以自己找草吃,笨羊还是圈养吧,放出去也是喂狼狼了。

3、孩子具有优秀的自学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你还能散养吗?

4、孩子拥有一个优秀的学习群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学习风气不好的班级里的孩子,散养风险很大。

 

好,各位家长,大家可以比较一下、问问自己:

1、我对孩子的学习上心吗?

2、我的孩子够聪明吗?

3、我的孩子有优秀的自学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吗?

4、我的孩子进入了一个优秀的学习群体了吗?

回答了这四个问题,你就知道你的孩子应该怎么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