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考数据看八中少年班教育成绩:
(2010-09-19 20:57: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早教超常教育的思考 |
通过数据看八中少年班的孩子成绩:
1:
2010年北京理科一本线:494分
2010年北大理科录取线:655分
2010年清华理科录取线:654分
2010年人大理科录取线:637分
2:
2010年北京部分重点高中高考理科平均成绩:
1、人大附中:
2、四中:
3、实验中学:
4、师大二附中:617.00
5、101中学:
6、北大附中:
7、首师大附中:608.86
8、十一学校:
9、八中:
10、二中:
11、清华附中: 596.73
3:
2010年07月17日01:13京华时报:北京八中少儿班再创佳绩高考平均618分
4:
评论1:
2010年北京各重点高中只有人大附、四中、实验的18岁孩子超过少年班14岁的孩子;而且四中、实验的分数与少年班的分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评论2:
如果这些孩子正常上学,个个都能考上人大附实验班,个个都能考上北清。像现在这样,只有6个考上北清,对于那些没考上北清的,不只是喜是悲。千万别告诉我“考不上北清的不一定必北清的没出息”,我认为,如果那些孩子考不上北清也很有出息,如果他们考上北清了,或许更有出息。
评论3:
八中少年班不算。其他学校的比较不全面,没什么意义。
应该将学校该届中考时的人数及成绩与现在高考的相对照,看看再加工率。上述表里的数据全部是被加工过的,非常不真实。
如某个学校文科2个班就29人参加了高考?哈。
评论4:
的确不真实,连清华北大录取的状元数都不真实,每个学校都会加工成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宣传,只作参考吧。
比如,大部分学校的分母都采用“统招生”而非“全部考生”,将导致平均分、600 率水分很大;北清人数可能含北大医学部,而北大医学部是2本录取,纯粹凑数;分数可能含加分,而北京总体有13%的学生可获得加分,并且,可能分越高的群体获得加分的比率越高(至少“市三好”加10分一般都给了分高的考生),会对600 以及平均分有较大影响。
评论5:
比如,十一学校宣称“一本上线人数368人,一本上线率达到98.9%”,可以算出分母是372人。但其2007年招生计划是统招378、择校40,合计418,扣除个别出国人员,372人显然是把40名择校生排除在外了。
首师大直接宣传“统招生如何如何”,显然也是把择校生、子弟生等特殊学生排除在外了。
评论6:
这么说,也许八少的孩子完全可以和人大附、四中、实验有一拼了。固然八少的孩子是百里挑二(1500人取30人),想来人大附、四中招收的学生也不会超过百里挑十。18岁的好孩子多读4年书,结果和14岁的孩子一样,不值。
5:
八中少年班四年来的高考成绩:
1、2007年:
2、2008年:
3、2009年:
4、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