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农业——品牌和系统化的运营体系相结合

(2014-04-04 14:49:04)
标签:

财经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开春,农业一词活跃在各行各业,网络大佬、地产大佬也“不务正业”地踏入务农大军,丁磊养猪、褚橙柳桃、潘苹果,就连山大电子商务总裁班里也近有一半的学员是在做与农产品相关或者直接做的生鲜电商的行业。据统计,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39.4万个,淘宝和天猫上一共37.79万家,农产品包裹1.26亿件。上周末回市里恰遇一位做农业的老总,听他聊到了不少行业内的问题,农业——无品牌、无系统化的运营体系。我们买衣服、买鞋子通常会去寻找熟悉的品牌,但我们去买西红柿、黄瓜时,选择什么品牌呢?!

小范围内打造知名度

品牌不是一天就能建立起来的,央视打广告树品牌的时代已经是过去时了,那拿什么来支撑你的品牌呢?品牌本质上传达的是信任,消费者认品牌也是认准了这份信任感,他们相信这个企业的产品是有质量保证的。但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伤透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市场上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鱼龙混杂,如何信任,如何建品牌呢?!

我觉得可以先从小范围内打造知名度,现在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营销已经很火了,而微信本身是一个“强关系”的社交软件,微信上面的好友,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朋友的朋友,在这种信任度相对比较强的环境中打造一个品牌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呢?最近有一家家乡土乡亲茶的茶叶公司,这个公司与上游种茶大户建立契约种植的关系,在下游实行会员制,产品定位于中高端。要建立品牌,首先要解决信任问题,而支撑信任的是产品质量,比如产品溯源系统,这家公司仿照了日本大地的品控模式,在他们的茶叶产品中印上农民的头像、名字以及家庭相关信息,这种方式让农民变成了茶叶种植艺术家,让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感到光荣,同时让溯源系统的透明度更高。其次,该公司采用会员线下众包化模式,茶叶会员们(茶叶消费者)会在自己的城市里发起茶会,这家公司提供茶品赞助,每次茶会开完后建立一个微信群,该公司一年要赞助300多场茶会,至少能建立起300个微信群,这个群体里大多都是喝茶爱好者,只要茶叶质量好、服务到位,在小范围内建立起知名度的速度会很快,当这种模式大规模复制起来时,品牌也跟着树立起来了。

建立系统化的运营体系

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古老的生产模式影响,小农意识深入乡野,很多投资人涉足农业时最头疼的就是和农民打交道,农民的淳朴精神是值得敬仰的,但严格的制度和执行方案在农民群体上实施难度很大,更多的公司愿意和农业组织(如农村合作社)合作,而不是和农民个体合作。

但遂昌模式树立一个榜样,基本在农村建立了系统化的运营体系,以“协会+公司”的地方性农产品服务平台为基地,即成立遂商网店协会负责公共服务,成立遂网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协会下面的增值服务项目,探索农村、农户、农合社、农企与市场的对接道路。整个模式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网商、供应商、服务商和政府。网商大多是遂昌周围的居民,以青年为主,他们通过遂商协会的平台进行培训,获得电子商务方面相应的营销知识和方法,负责在网上推广和营销;供应商的主体是遂昌农民专业合作社,让有经验的农民在一个组织里认真地耕种,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服务商是快递、物流等;遂昌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促使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转。而遂商协会也摆脱了协会无盈利的公益形象,协会通过提供一对一培训的增值服务获得一部分利润,外加和供应商谈好的返利点,2013年协会收入400多万,协会成员的销售额高达2.1亿。另外媒体一次次光临,加大了全国人民对遂昌农产品的关注度,阿里巴巴也更愿意和这样有组织有保证性的网商合作,线下不少超市也从遂昌进货,这样遂昌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基本全部打开,彻底改变了家庭农业生产的落后形式。


新农业这块肥肉大家都想来咬一口,但物流压力、冷链压力、前期大规模投资的压力、农业生产外部因素的压力,让不少已涉足农业的企业深陷泥淖,但中国的农业一定要建立品牌,一定要建立系统化的运营体系,一定要造益广大农民!


                                               写于  2014年3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