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实

(2013-04-17 07:25:45)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几篇关于大学生发展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中国大学的校内活动毁掉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篇文章中有个非官方的统计数据和结论——在大学里活跃性非常强的群体,77.9%在社会上碌碌无为,经济收入处在中低层。这类似的结论以前听说过,只是没有这么精确,没有这么刺中人心。

哪一类群体是“大学里活跃性非常强的群体”呢?中国大学大多走的一个模式,打着发展学生全方位能力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竞赛活动、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本身是很有意义的,既可以锻炼出一些素养和能力,又能愉悦生活。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将口才锻炼出来,学会一些交朋友的技巧,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能提升一些,实践相对多一些,但问题是我们能够凭借在活动中锻炼出来的素养和能力作为未来的生存武器吗!大学里很多人都在拼命地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拼命地在告诉自己这是在锻炼能力,当大多数人都在做同一件类似的事时,你也在做,这些技巧很多人都懂,你也懂,未来的竞争力又在哪里呢?

很多人喜欢舞台效果,喜欢在台上展现自己,这有助于提高我们在台上的说话能力和自我风采的展现。但为什么我们喜欢这种舞台效果呢?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我们认为自己学过的一些东西很棒或者很值得展现,我们希望从掌声和认可中证明自己很棒,使得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满足,每个人无论他成功与否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这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我前段时间还和老爸聊到这个问题,由于今年将研究的领域从商业模式转到了金融领域,写的很多文章是与当下的经济金融相关,里面堆积了一些数据和专业名词,我发现这些文章在我的新浪博客和腾讯空间里阅读量还不如以前写的文学类文章,当然这里面也存在我写作水平比较低的缘故。老爸告诉我——“你不是为了空间阅读量来写文章,你是为了研究这个领域而写文章,如果你是为了让别人阅读而写,那岂不是在为别人活着吗?要踏踏实实地研究这个领域,不用在乎任何人任何事。另外,你要去想那些认可你观点的人,他们的水平在你之上还是在你之下,如果在你之下,这种认可并不意味着你的思想是对的,要踏实要专注。”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方向暂时跑偏,用别人的认可来作为自己价值的衡量标准,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哀,我们将生存的动力转移到别人身上了!

我一直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尽管这个社会不公平已经成为必然,尽管平等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但“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句话我始终相信。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并不意味着拥有知识,因为在大学里有多少时间我们在踏踏实实地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呢?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耗费都各种活动中,而去忽略了那些真正可以让我们生存的技能!最简单的例子,大学里有很多学生把精力投在学习演讲、辩论、交友等类似的活动,这些活动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锻炼口才、沟通和反应能力,是我们必须要学的一些基本技能,但凭借这些永远也无法改变命运。你口才很好,沟通能力特别强,反应速度也不错,但你说的内容没有“被利用”的价值,就算你知道世界五百强老总的联系方式,就算你有机会去和他们交谈,请问你去“谈什么”!每一个企业老总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他们的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基本上可以在几句话之间知道你的底蕴到底有多深,是否存在交流的价值。我们的交流价值又在哪里呢?难道是还在凭借我们口才好、沟通能力强吗?村里的大妈口才也很好,和她聊起来可能能够从白天聊到晚上,但问题是她聊得内容有多少营养呢?我们的交流又有多少营养呢?更可怕的是,我们自以为很有营养!

很多人说大学生活很迷茫,所以有课的时候在课上睡觉,没课的时候在宿舍里睡觉,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当时我们上大学为什么要选择专业,这个专业选择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这便是我们生存的武器。如果我们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也不适合于社会,我们可以选择换一个其他领域去研究。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其实不是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而是我们研究的不够深刻。当我们像大多数人把时间精力耗在所谓的各种活动各种成长中时,我们怎么会更多的精力去踏踏实实地研究某一个领域呢?如果你能够在某个领域中研究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又怎会担心未来的发展呢?我们总以为有捷径,于是忘记了踏实。我们的专业能力有多少,又有多少能够超出周围其他人的能力,我们又精通什么呢?昨晚舍友提到《射雕英雄传》,提到了郭靖,他很笨,但他正因为很笨所以对于每一件事都踏踏实实地做,于是多年后他用脚踏实地的能力证明他的江湖地位,然而悟性好的人往往凭借自己的聪明,忘记了踏实的重要性,所以有句话是说一百个经商失败的,九十九个是聪明人。

老爸一直告诉我——踏实,再踏实一些,我始终做得不好,始终还是浮躁,始终无法领会这其中的精髓,好在我找到我喜欢的领域,能力有限也很少参与校内活动,已经大二了,在大学里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年,愿这两年能更踏实一些地在我喜欢的领域中静静地寻找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