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智慧,可能我们一直不懂
(2013-03-11 11:08:26)
在路上听到一个同学说了一个词——“纸上谈兵”,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成语的主角赵括也是人尽皆知。不经意想起那段历史,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大战,秦军几次战败赵军,廉颇领导的赵军坚守营垒不出兵,秦军几次挑衅终究不能怎样。于是,秦军间谍四处散播谣言,说秦军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结果赵王相信了,令赵括出兵,导致赵军四十万大军被活埋。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统一六国经常采取这样的战略,派出大量秦国的间谍,在六国花重金贿赂那些见钱眼开的官员,进而利用这些官员去中伤或离间能臣骁将。
从某个角度而言,这几年美国也正是用了这条妙计,美国通过教育、中外交流等文化传播途径,大肆向中国传播已经过时的凯恩斯模式,也就是对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进行洗脑,于是在中国大地上的建立起一套始终捍卫的是美元利益,没有中国的世界货币权和资源权的模式,使中国成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全球低端制造业的集结地。我们已经进入了美元的包围圈,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储备与支付货币体系,赋予了美国人垄断的美元货币世界印钞全。因为如果我们大量抛售美国资产资产,美国资产就会崩盘,我们的债权会大量消失,美国人的债务也随之消失;如果我们不抛售美国资产,美国人会持续发行美国债权,迫使我们不断购买,直到我们买不起时,美元崩盘,其结果同样是我们的债权消失,美国人的债务也消失。此时,这种经济状态就如同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之前有个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战争将是无硝烟的战争,是粮食大战、金融大战、石油大战。以前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那时候对粮食大战的评论,天涯贴吧上有一句跟帖——什么粮食大战,我就不信小麦和玉米能打起来。小麦和玉米能不能打起来,我不知道。但我想起一个故事,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国王命令大臣只许穿丝质衣服,国内只许种粮食,不许种桑树,结果齐国国内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于是周边的鲁、梁等国纷纷种上桑树,不种粮食。几年之后,齐国国王又命令国内大臣只许穿布衣,不许穿丝质衣服,不许把粮食卖给邻国,由于没有粮食,周边的国家纷纷闹饥荒,齐国不费一兵一卒灭了周边的小国。把这个原理套用到这几年的经济大势中,出乎意料的有些吻合。2007年我们拼命抛售中国的粮食库存,而同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农业法案,即大规模地把美国粮食转化成生物资源,这个占世界1/3农业出口份额的粮食大国竟然不出口粮食了,仅仅是为了环境保护吗?美国切断了粮食出口的用意何在?紧接着2008年至今中国CPI的上涨,粮食价格上涨,肉价上涨,我们会不会有齐国周边小国的命运呢?也许不会,毕竟我们也是个大国。
国外很多经济学家拼命学习中国的兵法,用中国的兵法对付中国人,难道,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也许古老的智慧,我们一直不懂。
前一篇:这种经济状态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后一篇:流年&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