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经济状态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2013-03-05 22:24:18)从2008年起,全球经济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波动的状态,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关门大吉了,部分企业正举步维艰,失业、最低工资、医疗体系差、楼市、股市等词汇时不时地跳动在报纸、网络的头条之上,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各大经济学家持不同的观点,可未来终究是难以预测,很难说未来房价会怎样,股市会怎样,经济动态会怎样。但我们可以反思当下的经济状态,反思过去给我们的教训。
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离韩国非常近,在经济上韩国也是个劲敌。从2005年到2008年中韩两国经济对比,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兑美元主动升值了20%,意味着人民币兑同类竞争者韩元也升值了20%,这使得中国的中小外贸企业对韩国出口企业的成本优势丧失了20%。由于人民币与美元挂钩,2008年下半年,美元暴涨,人民币也跟着上涨,而韩元暴跌,韩元兑美元暴跌30%,这意味着中国中小外贸企业对韩国出口企业成本优势又丧失了30%,与前者加起来,共丧失了50%,也就是说中国的中小外贸企业比韩国的企业高出50%的竞争成本。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呼吁下,国内各个行业都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在2008年底中国中小企企业面临着股市提早暴跌的内部经济环境,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美欧地区需求萎缩的状态。而韩国出口企业却因韩元暴跌产生了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中国除了离韩国近以外,离印度也不远,中印两国现今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两国都在推行工业种子的产业化农业体系和产业化养殖体系,这会让两个发展中国家就水资源、矿产资源进行怎样的斗争呢?我们都知道印度的软件行业在世界知名,这主要依靠于印度“重点突破”的长期发展模式,印度将大量资源集中投入到中产阶层的教育体系和军队建设,印度理工大学的一流人才几乎都在美国著名的企业中工作,每年培养出100万软件精英,这是连美国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印度的科技实力排名与世界第四,领先于中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印度军队基本完全依赖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过,因此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战斗机。而中国模式更注重于GDP的增长速度,财政拨款是使各个阶层都拥有良好的教育,却没有一流的专业教育,国内大学的质量普遍下降,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在军备方面也主要靠国内研发,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未来,印度是利用高科技软件业来解决石油和粮食需求问题,而我们仍然依靠着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制造业来满足需求。
国与国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当下国内经济的危机感,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性经济的大萧条,也许我们无法抗拒、无法抵挡,但我们可以适度缓解一下压力。如果我们的政府愿意出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每人每月3000元,1000万个大学生一年不过3000多亿,这便可以提高当地的教育;如果政府愿意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免费的社会医疗机制,这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如果政府愿意为毕业大学生提供资金补贴,为社会失业人员提供最低补贴,这便可以让大部分人员拥有最低的经济保障;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中国股票市场稳定基金,可以保障一部分中小股民的利益。
未来,我们的社会应向着大市场、小政府的方向靠近,这样我们的社会也许会更和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