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深刻理解
(2013-01-02 12:27:00)
标签:
杂谈 |
前段时间研究了一些移动互联网的案例,总感觉对这方面的运作理念理解不够深,而我们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拿着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更新动态,世界越来越小,不管相距多远,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前在总结商业模式时,提到过三句话——第一,我应该将谁作为客户群体,也就是定位;第二,我能够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也就是价值定位是什么样的;第三,我该怎样完成这件事,也就是实现途径和渠道,移动互联网的商机也是如此,关键在于怎样看待、怎样挖掘、怎样实现。
以安卓系统为例,我的一个朋友之前在大学里做过一个关于手机系统的问卷调查,尽管不少大学生非常喜欢追捧苹果手机,但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了带有安卓系统的手机,安卓正在快速追赶苹果的iOS平台,也直接摧毁了诺基亚的塞班操作平台,挤压微软即将推出的WP平台。为什么安卓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枝独秀呢?安卓本身是一个免费平台,它不像ARM依靠IP核专利授权,也不像Wintel联盟实行撇脂战略,它就是一个免费的平台,但它把最终的定价权交给了利益相关者,即利益生态体系中的合作伙伴。不管是HTC、三星还是华为,其手机终端定价与安卓无关。安卓所构建的产业平台既松散又独立,将更多的决定权和利益让渡给合作商,为利益相关者开辟道路就是为自己开辟道路。
刚和朋友打电话时,提到了《道德经》,又让我想起“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有很多商家不知如何把握,开放大了,容易被复制被追赶,开放小了,就没有二次开发商的追随。如何开放?谷歌开发的安卓系统仍然是很好的案例,安卓是基于Linux系统产生的,它的开放程度要远高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安卓系统的整个代码都是透明的,任何二次开发商都可以同这个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最开始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式实在差到极点了,殊不知开放什么其实就是控制了什么,这里面隐含着不同企业对自身价值定位的深刻思考。而对于安卓而言,要想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中快速切入,越是彻底的开放策略越是最优的策略选择。
从本质而言,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产品都是半成品,都需要其他环节来共同完成,比如单纯的安卓系统如果没有依附于某款智能机上同样没有作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终产品是有平台、平台上的合作伙伴、相关开发者以及用户共同完成的,是一个价值链共同定义的时代。然而在这个价值链中,产品的价值要素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再仅仅关注工号问题,对于应用的丰富度、下载的速度以及便利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安卓2.2版本中解决了安装大容量软件的内存问题,重新设计JAVA虚拟机系统。对于广大开发者和手机终端制造商而言,低成本的操作系统能够降低售卖难度,也就是如果整个价值链的成本走低,竞争力则会相对增强。
我一直觉得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不够深刻,事实也是如此,这也与我对这个行业理念的理解程度有关。总而言之,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谁既能够占据价值链的少量结点,又能将价值创造的绝大部分留给整个价值体系,并将自己创造的价值与外部共同分享,谁越能掌握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