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之管理
(2012-10-30 22:22:26)
标签:
杂谈 |
这段时间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我接触了很多企业成败的案例,笼统地说,企业走向了尽头是错误的商业模式造成的,但在错的商业模式中细化出很多错误,可能是经营模式错了,可能是盈利模式错了,可能是管理者的管理错了。以管理者为例,企业的管理者就像军队里的将军,将军并不是只会自己打仗就行,就算能够以一当十,全军也不能只指望一个人。行里有句话很盛行,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有一支成功的团队。可管理者如何管理呢?
一根很乱的绳子,如果你继续“推”这个绳子,一定会更乱,但如果你拿起绳子的一头,顺着一“拉”伸,绳子就直了。管理也是这个道理,有些管理者用“推着”的方法,告诉员工这个你必须做,那个你必须做,做不好扣工资、扣奖金,或者直接插手打乱员工的工作方法,结果员工不断跳槽,企业内部问题不断。优秀的管理者会选择“拉着”的方法,他会和员工一起制定目标和监督制度,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他可能做一些指导,对某些员工进行一定的培养,不断地把优秀的员工做成榜样,这样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气氛,所有员工的会努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他们会觉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于是抱怨少了,借口少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多了,协助多了,企业里充满各种“利他”的行为,各种“进步”的行为,那么业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这也正是管理者应有的处事原则:鼓舞士气和实现双赢,让员工保持不懈努力的激情,让企业与员工共同收获美好的未来。
管理者是企业的将军,兵法中提到两军交战时,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知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对方“一把手”的性格,当知道对方“一把手”好色,那么送几个美女可能就会对方造成影响;知道对方“一把手”清廉刚正,那么制造舆论污蔑他贪污受贿可能就会影响他。因此管理者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管理领导者有具备三大标准:知识、能力和众人皆服气。证明知识的可能是文凭,可能是专业素质;证明能力是阅历和经历,在阅历和经历中积淀出底蕴,底蕴形成能力;证明众人皆服气便是没有人挑战你的地位,没有人敢挑战你制定的标准,这一点并不是说员工能力差,而是强调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的特性。
有不少管理者抱怨,管理员工很难,管理企业很难,办公室到处贴着这种制度、那种制度,但是不奏效。其实从角度而言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原则有底线。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微博——中国式过马路,在中国过马路不是红绿灯说了算,一群人聚成一堆就熙熙攘攘地过去,没有规则的概念,也形不成规则,因为在人们的脑海里一群人一起过马路是一种正常的逻辑,人们不认为违背交通规则是不道德的。因为道德没形成前,规则是白搭。同样道理,管理者要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减少规则,规定根本和底线,其余的融入企业文化中,让员工自然而然地把它当做习惯,当做企业道德。
面对如今的经济大势,面对企业的发展状况,面对诸多问题,管理者常常感到迷茫,感到力不从心,因为管理者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看问题常常是从表面判断,从表面解决,就以加薪为例,很多人一听到加薪心里美滋滋的,最近石家庄还提出了五年后工资翻两倍,乍一听,感觉棒极了,但是怎么涨工资呢?富士康“十三跳”迫使深圳工厂涨工资,导致深圳整体劳动力成本上升,于是富士康开始在太原、西安、郑州设分厂,把工厂转移到劳动力低的地区,同样很多大厂也不再去深圳开厂了,因为劳动力成本太高,因此现在深圳的经济正走着下坡路。看问题要从根源来看,凭什么加薪,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吗?既然不是,违背规律一定会遭到惩罚,如老子所言:不知常,故作凶。企业管理者要站在足够高的高度上来解读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将弊病根除。
管理者难还是不难?无非是要规划,要组织、要指挥、要用人、要监督,但重要的是如何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让企业长久兴旺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