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带着思考经营
(2012-10-12 12:18:00)
标签:
杂谈 |
随着经济大萧条以温水煮青蛙的形式在我们身边渐渐呈现时,你是否看到街边店面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是否看到同一个店面不停地变换项目、变换着主人。我在太原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接触了很多门店,不管是大门店还是小门店,不管是连锁店还是直营店,大都强调一个问题——生意实在太难做!
很多人都在抱怨经济大势不好,的确,经济大环境对门店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我觉得从门店本身去思考也很重要。门店经营不善,是不是店址的选择不佳?是不是创业者对资金预计不足导致资金链紧张?是不是经营角色搭配不当,经营者和管理者没有有效分工,管理者与员工没有有效分工?是不是产品型设计选择上有问题?沃尔玛的老总曾多次强调选址对经营成功的重要性,选址不当,人流量不足,进而需求不足消费不足,门店的东西卖不出去,库房堆积,资金缓冲不上,生意自然不好做。
在项目推广的时候,我和一些实体门店的老板进行沟通,很多老板凭着一腔热忱创业,开了一个甚至好几个门店,他们说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各方面管理地很严格,毫不松懈,生意也一点一点做了起来,而他们当初的创业热情也日渐减少,又因为自己是老板,没有谁会去监督、鞭策他们,导致店内的管理越来越差,换了几个经理都没有起色。在门店里,老板是投资人,他要对投资的项目负责,因此他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谋划生意的套路;经理是经营者和管理者,他要想办法吸引顾客消费,并寻找成本最低的管理方法;服务人员要让消费者在此消费感到舒服。有效地分工,有效地角色搭档,会减少很多生意阻力。
老板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生意的套路呢?很多老板说他们也想把生意做好,但找不到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客户在我们的门店里能够买到什么?是产品,是价格,还是超值的价值呢?也许,客户在这里买到是产品加上服务人员的细致的服务和关心;也许客户在这里买到的是产品和尊重;也许客户在这里买到是产品和下次购买的理由……通俗而言,我们是不是经常因为某个店主很热情,而频频光顾他的店呢?老板要明确知道客户在你的店内得到了什么价值,不断地挖掘客户价值,比如首次消费——把客户弄到店里来,你可以采取打折、买赠、代金券等方式,比如重复消费——让客户不断消费,你可以采用会员制绑定;比如增加单次消费——让客户单次消费量增加,你可以推行某种活动,满多少钱可抽奖或得赠品。
其实,老板如果想把生意不断做大做强,应该把眼光多投向经营的产品本身。生意的基本原理是寻找客户需求、产品力和客户数量的最大平衡值。你挖掘到客户的需求和潜在需求了吗?你经营的产品的产品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你的客户量是否足够大?客户需求什么,有时候客户自己的都不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概念灌输、信息不对称的方法来客户发现自己的需求,进而为他们提供一套满足需求的方案,比如有人觉得家里冬天冷,他可能来买空调,但他需要的不是空调,而是解决供暖问题的方案。充当解决方案的载体可能是空调,可能是电暖气,可能是壁挂炉,如果你的产品更省电,在众多产品中你的产品力会更强,你帮助客户解决了用电问题,产品力的关键是能够确确实实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对于客户量,你可能需要打广告,做渠道,跑关系,进而找到客户购买产品的习惯。客户需求、产品力和客户数量决定了你的生意发展动向。
诚然,经济大势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危机也是转机,在这次的经济风暴中,注定有一部分人倒下,也注定有一部人崛起,注定有一些产业要消失,也注定有一些新产业诞生,我们要思考,思考着经营之路,思考着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