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请找到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均衡点
(2012-10-09 00:21:02)
标签:
杂谈 |
在去自习室的路上偶然听到两个人讨论MSN,一个同学突然说MSN在中国是不是没有市场,怎么没有多少同学在用啊。之前我在写QQ等网络即时通讯的商业模式时,有过一个网友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其实,MSN在国外非常流行,普及面也非常广泛,但是MSN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是白领办公人群——一个聚焦高质量而且具有持续开发的群体,所谓“时尚生活,白领门户”正是MSN的定位所在。其实提及MSN,最先让我想到并不是MSN在中国的定位,而是它在国内外以社会责任为基点的推广模式。
2007年微软MSN启动了“I’m”的计划,MSN用户只要在自己的名字输入一段编码就能显示出一个绿色的图标,有绿色图标的用户每次和别人聊天,MSN便会从聊天界面的广告费中抽出一部分捐给慈善机构。MSN对“I’m”并没有做广告,但其传播速度超出正常想象,四个月内在美国MSN的新增用户率高达25%。到底什么吸引了用户的参与呢?微软用慈善活动带动MSN的人气,用户带上绿色图标就可以捐款做贡献,重要的是捐款不用自己掏钱,而是取决于MSN的使用频率,这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微软MSN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新增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丰盈着MSN的数据系统,高频率、大面积的使用量吸引了更多的广告商,从而赚取更多广告收入。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微软MSN再度推出“彩虹计划”,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主题进行捐款,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植入捐款慈善活动中,进而建立和完善企业形象。
人人网在大学中十分流行,我周边很多同学经常用它。在2010年西南大旱时,人人网推出“千万网友为西南干旱地区祈雨”活动,相关统计显示,有577万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人人网利用真实可信的SNS平台,使大量用户同时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网络爱心在虚拟世界中广泛传播。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爱心和祝福传递出去,这本身就是心理满足和价值实现,同时用户也感受到人人网在实践其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增加用户对人人网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另外,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仅吸引了大量新增用户,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关注”拓宽了其盈利渠道,使得第三方投入广告的力度和效果增强,而人人网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主页广告收入、互联网增值服务和虚拟礼物等。
越来越多的企业想通过实现其社会责任来完善企业形象,但又苦于方法,若是直接捐款,不同企业捐款数量不同,必然引起相互之间的比较和社会各界舆论,搞不好形象没建立起来,就被舆论淹死了。因此,企业要寻找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均衡点,找到均衡点,找对模式,让自己受益,又让社会受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