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悟《老子》

(2012-04-15 22:42:53)
标签:

杂谈

几年前,有人跟我说,如果有一天感到迷茫,感到浮躁的时候,就读读《老子》《庄子》,用心去感受“道”,在自然的原始规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到大自然中释放心中的离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译:天地长久存在。天地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永存长生。因此,圣人把自己摆后面,反而位于前面;把身体置之度外,却能保存身体。)    天与地承载万物,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无论是爱护还是破坏,都不会出现“天地合”的景象,这既是自然本质,也是圣人的胸怀。我一直很喜欢老子的另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一种胸怀。圣人不会在俗世中做无谓的争夺,而是潜心练就自己的品德修养,这是高境界的表现。就像在很多行业中的高手,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不断研究,不断精进,他们又以谦卑的态度处事,把一些荣誉、功勋让给别人。通常,能够在某些领域中能被成为高手,不单单是专业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在于他们的处世之道。换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常常着眼于争夺、出名的小生活时,他们无法全心全意地研究学术,因此很难达到超然的高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了解别人是聪明;了解自己,是强大。能满足,是富有;奋力去做,是有志气。不失去适合自己的地方,能长久;死后名声不会消亡,是长寿。)    低层次的战胜是战胜别人,高层次的战胜是战胜自己;低境界的超越是超越他人,高境界的超越是超越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人想要取得大的成就一定要在无数次打败自己的过程中成长起来。而在人生之中最可怕的状态就是安于现状,一种容易满足的心理,一种喜欢习惯的心理,因为被某种成就满足了所以不愿意再追求了,因为被某种环境习惯了所以不愿意改变了。每一个成功者的一生都是在奔跑的,或是潜心研究,或是沉淀思想,他们为这个社会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才是天长地久、永不衰竭的。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想要它削弱,一定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一定先让它兴盛;想要夺取它,一定要先给予它。)    几年前读过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讲一个美国人中了大奖,得到了丰厚的奖金,于是辞掉了他现有的工作,到处结交上层社会的名流,整日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十多年后他花光了所有的奖金,成为一个沦落街头的乞丐。也曾有这样一句话,想要毁掉一个人,先让他富有吧。当天上掉下馅饼之时,或是让你平步青云,或是让你腰缠万贯,瞬间的富足往往会冲掉人的理智和能力。当一个人沉迷于某种环境丧失斗志的时候,这个人的人生几乎也就完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听了大道,就积极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大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大道,就对其大加嘲笑。)    有句俗话说得好,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论语》中有个片段很有意思,孔子的马溜到农田里啃了庄稼,农民把马扣住了不放,孔子的学生用了很多大道理让农民放马,农民理都不理;而孔子的马夫去了只说了几句话就把马带回来了。对于不同的人,他们对生活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这不是谁的错,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背景不同,眼界不同。就像一些商业高手,他们花很多精力构建商业模式,优化商业模式,他们同水平的一群人在一起研究探讨,但是一些小老板或者是土地主往往认为纯属浪费时间,因此他们的企业很难突破产业瓶颈,很难有长久发展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出声的时候非常柔弱,死的时候就坚硬了,万物草木活着都很柔弱,死了就干枯。)  “ 以柔克刚”也是一句古话,最近在学《易经》的时候也经常在卦辞中看到这些思想,水滴石穿正是这个道理。就像男人和女人一样,大多数情况都是男人被女人吸引,女人属于阴柔,男人属于阳刚,以柔吸引刚。大多数男人都是喜欢温柔的女人,甚至有人说女人越温柔越幸福,因为温柔是女人的天性,顺应天性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当然,温柔不意味着懦弱。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处处带着棱角,最后往往是自己受伤,有智慧的圣人多是以柔和的方式处世,因此他们像水一样自由自在。
 
读《老子》让我感受了很多,体会了很多,思考了很多。《老子》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是一种高境界、深层次的思想,可以把浮躁的心沉下来,从规律从本质上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也是灵魂的洗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