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商业模式(五)
(2012-03-18 22:08:14)
标签:
杂谈 |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但企业的成活时期却不到三年,美国一经济学家曾这样评价,“中国的企业活得快,死得更快”。很多企业着眼于短期收益,没有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系统的分析,没有对企业架构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或者说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未来的前景持“走一步,算一步”的理念!
有人说,在中国竞争太激烈了,就像中小企业一样遍地都是,没有盈利空间了。在每一个行业中都存在属于它们自己的产业链,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每一个局部都是赢利点。IT行业竞争难道不激烈吗?为什么微软、IBM、SAP能够各自为营,因为它们把握了行业本质,它们拥有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微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它用高科技和独特的运营方式来推动企业发展;IBM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它通过占软件链必经部分的核心技术的本质占据了大面积的市场份额;SAP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它掌握商业应用软件的下游本质,即“掌握本土化、行业化、专业化知识,将其转化为商业智慧,并融入到软件产品及服务中”。因此,在IT竞争到白热化的状态下,这三大企业依旧能够在局部市场中独占鳌头。上中下游在很多行业都有体现,比如说海产品供应行业,它的上游要稳,要有稳定的捕获量;中游要快,想要保持海鲜的新鲜度就要快上加快;下游就是渗透,深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上游的资源得以保证,将上中游的距离和成本压低,通过合适的销售网络渠道,扩大产品的销量。
很多企业倒闭以后把原因归结于竞争太激烈了,其实,无论是在哪个行业发展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即使是一个新领域,即使你是第一个涉足这个领域,用不了多久跟进的人会很多,那时候你同样会面临竞争的窘境。就比如说餐饮行业,很多年前就有人说餐饮行业已经触及天花板了,没有发展的余地了。但是味千拉面照样开得热火朝天,味千拉面让所有的加盟者享受到最大的利润,味千拉面的法人所占的股份不到5%,中国的加盟商所占的股份却是非常大。把利润更多的让给加盟商,加盟商一定会拼了命的干,这就是商业模式。
年轻人创业总是希望选择一些新领域,比如说高科技之类,或者是网络之类,他们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创业路上独辟蹊径。但由于无系统的商业模式外加经验不足,让他们在创业路上不断受伤。判断创业成功与否并不在于选择的领域是新或者是旧,而在于你的模式是否是赚钱模式,就比如说卖服装,从古到今一直有人经营,这可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领域,但是凡客诚品照样生意兴隆。凡客诚品是网络直销,这是一种营销创新,它依靠的是网络,是从网络中销售出去的数量,而非衣服本身。即便是不能像凡客那样生意兴隆,但能够把服装店开得和星巴克、肯德基一样,它就根本不需要靠服装挣钱了,企业本身就是价值,公司股权相当值钱,把公司卖了就能财源滚滚而来。这也是商业模式的力量。
在企业中要想成为领袖,也许不再是你出得钱最多,你就是老大。作为企业的领袖,要具备人性魅力和感召力,要具备对商业模式的深度认识和挖掘,因为,未来的竞争将会是系统与系统的竞争,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