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奇迹的心态来经营企业
(2010-08-19 20:24:52)
标签:
杂谈 |
提起诸葛亮,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他聪明,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智人,他策划的赤壁之战、空城计简直是神机妙算,实在是佩服他的智商啊。但如果进一步分析,诸葛亮的赤壁之战和空城计到底是拿什么来作为策划底线。他借东风、空城弹琴就跟赌博差不多,赌博这类活动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就算是赌王也有赌输的一天。而诸葛亮就是以这种心态来下注,倘若那是没有东风,倘若司马懿的坏脾气一上,东吴千千万万的士兵,再加上诸葛大丞相,恐怕都要一命呜呼吧。佩服诸葛亮只能佩服他运气好,就和中彩票一样,偶尔运气好点罢了。
但如果企业家把这种理念运用到经营上,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中彩票是什么概念?我们高中数学上专门讲过概率这个问题,套用到数学理论,这种成功完全属于小概率事件,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可能性很低。哪个企业愿意用可能性很低的事件来进行经营呢?当然是中国企业,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中国的企业尤其推崇以少胜多的奇迹般的神话,所以中国企业根本无法和外企匹敌,更别提挤进世界前五百强了。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一文中提到“四两拨千斤”,这典型的以少博多的现象,要是四两一旦拨不动千斤是不是要压死啊?这也太冒险了吧,有人说这是创新,创新是技术积累和传递的过程,是要按照规律办事,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有人说这是奇迹,奇迹说白了就是个反规律的过程,像现在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恨房地产商?因为房地产这个行业就是个投机取巧的行业,他们的利益不是自己努力工作赚取的,而是之前花了一些钱买了一些房子,过一段时间房价上涨,他们就获得了差价效益。房价上涨是什么原因,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在上升,是整个社会的劳动人民共同努力促成了,促成的结果就是房地产商暴富,而广大人民的生活还是非常落后,社会也越来越不公平了。其实中国的房地产商逐渐走向了当初俄罗斯的“休克战术”,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就独立出来了,独立后的俄罗斯初期的经济实力非常落后,于是采用“休克战术”,卖一些原始材料,一片土地上先是卖木材,卖木材需要砍树,这很麻烦,于是改成卖树,但还是麻烦,最后决定卖土地,这样来钱来得快。结果几年后土地大都成了私人的,国家占有土地量很少,以至于俄罗斯的经济水平倒退到和一个欧洲小国的水平差不多。如果按照中国房地产商这种模式走,说不准哪一天我们也能品尝到休克的滋味。
其实我们国家是最先倡导遵守规律的国家,早在春秋晚期老子的《道德经》就提出“无为而治”,其本质就是要遵守规律,可中国人是最不遵守规律的一类人,整天幻想奇迹的发生,奇迹跟星球撞星球差不多,多少亿年才可能发生一次,谁有资本等待奇迹的产生。我们中国中华民族就特别推崇这种思想,像是中国企业想要挤进前五百强,不是脚踏实地的发展创新,而是稀里糊涂地收购兼并其他企业,企图一下子就获得个什么规模效益,就像联想用12.5亿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结果搞得乌烟瘴气,没见得出什么效益。
企业的发展要跟着规律走,而不是中国人传统“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方法。抓住老鼠只是一个目标,而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管理。目标管理是一个结果,结果出来了我们几乎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过程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按照规律控制过程,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目标管理,从而产生持续竞争力。或许奇迹也能创造出竞争力,但很难创造出持续竞争力,所以奇迹几乎只能神气一时,而不能神奇一世。
不要用奇迹的心态来经营企业,你的运气不一定会那么好,不要把你员工的未来当做赌注,因为你赌输了将会失去一个团队,降低你的信用指数。用规律来经营你的企业,用对的方法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