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
(2010-01-01 18:14:55)
标签:
杂谈 |
上个星期又买了本徐志摩的诗集,没看上两天就让同学A借走了,他说他也喜欢这本书要借去看两个星期。后来一同学B跟我说,你怎么能借书给同学A使呢?他这人借人家东西很少还,而且还爱搞破坏。我笑却没说什么。也许真像同学B所言,但也不一定,在事情没发生前很难去判断结果,就算是有所猜忌也不会是绝对的。况且,同学B跟我说的一定就是实话吗?也许他跟同学A有什么间隙,故意污蔑对方也说不定。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
这就好比一场博弈,在博弈中,我最大的物质损失也就是一本书而已,但是我可以通过一本书去看清楚两个人,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同学A两个星期后不还书给我,那我也认清楚了他的人品,下次也就长记性了;如果同学A两个星期内还书给我,那么我要稍微提防一下同学B,他的话用意何在?也许表面上我像是吃亏了,但实际上我收获的是两种人品的对比,其实我还是占便宜了。
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在哪家店买的东西不好,在哪家店又上当了。上当了已经上当了,有了这次的经验你下次还会再光顾那家店吗?你告诉我以后,我也不会再去那家店,如果我再告诉别人,那么....其实你还是占了便宜,如果没有这次吃亏,你怎么能知道那家黑店,你第一次吃小亏的经验奠定了下次不吃大亏的基础,你应该庆幸。你告诉那家店不好,这种效应也会让更多的人认清现实,也算是报复了那家店,提醒了广大群众切勿上当,说大点算是种社会效益吧!
我想起老爸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整合人脉的道理,假如一个大学生没有工作却想要找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大学生来自乡下在省城里没有任何政治关系,他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很简单,首先他找到一个政府领导天天会经过的非正式场所,比如他每天都经过的一个公园或者是一条街或者是他们锻炼身体的地方,总之那个环境要相对轻松些,在那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这样每天都可以看到那些领导了。然后每天看见他们都去跟他们打招呼,不用说别的,就说些礼节性的问好就行,就算他们不搭理也没关系。你会觉着这也太吃亏了,天天拿着自己的热脸碰人家的冷屁股,太丢人了。起初也许是,但是久而久之,你天天这么干自然也会熟悉,况且按照人性弱点论来说,你微笑的向别人示好就算是不认识对方也不会拒绝,因为他感到自己被尊重,这种优越感会让他逐渐接受你。终于会有一天,你跟他打招呼他会问,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你们之间的正式沟通也就开始了,很多事情也就顺理成章的办成了。你还会觉着吃亏吗,在吃亏的过程中逐渐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你在过程中吃亏,但是在结果上你占了便宜的。
有人赢了过程但是败在结果上,功亏一篑----白搭;有人在过程中可能总处在低谷但最终赢了结果,那才是成功,在策略上的成功。有时候吃些亏非常值得,古往今来那些成功者哪个不是吃着亏成长的,但当他们成功的时候都微笑着说,曾经的吃亏是成功的一部分,没有吃亏就没有成功,这是相互依存的。
那你说,是吃亏了还是占了便宜?其实输几场战役没关系,重要的是赢取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