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评“开心农场”

(2009-12-26 07:53:54)
标签:

杂谈

我一个要好的同学最近总是精神不佳---上课睡觉,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只不过是每天半夜起来“偷菜”导致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不振罢了。对“开心农场”早有耳闻,这种游戏简直比外来物种入侵还恐怖,以非正常速度占领了网络游戏的霸主地位。
玩游戏跟吸毒品一样容易让人上瘾,但为什么“开心农场”的瘾性如此之大,瘾君子如此之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已有近一亿中国人开通这种游戏,最小的三四岁,最老的七八十岁,而且仍高速增长。也就是说这种游戏的普遍性适应性很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玩,那么它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小。前几年可能也是开心网出了一种智力游戏,起初吸引了不少人,但是随着难度系数的不断增加,人们的耐性越来越小,更多的人只是玩了一两次就不玩了,挣分太伤脑筋。而“开心农场”却可以在短时间内“种菜”“偷菜”“收获”“买卖”,我有一个qq也开通了这个游戏,几乎不用十分钟的时间便可以升级。每个人都有欲望,看着别人级别高他急啊,不断地“买卖”“乱偷”“乱种”的,得了几个金币就特别满意于自己的技术,于是越玩越疯狂。
其实商家在设计这套游戏的时候已经抓住了大众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已经提上到一定的高度,而精神享受却还处于较低层次。有人在玩游戏的时候说,不是他自己愿意玩,是实在没什么事可以干的。更有甚者找不到工作,跑到网上在虚拟的世界里干起农场主了,好像那些金币真的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不管是哪种情况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闲。有专家分析,对于难度系数较小的游戏,如“开心农场”,正好适应了大家懒得动脑的现实,相对简单的游戏只要花费时间就可以挣到分升上级。有些人面对着现实的残酷找不到安慰,尤其金融风暴导致就业率下滑的现状,他们觉得在现实社会他们只能是生活在最底层,他们吃的也不如别人穿的也不如别人,就是再努力打拼还是不如别人,而这个农场游戏却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安慰,只要种上了看好了就可以收获好,是在不行还可以去偷啊!这就满足的人性的欲望。
“偷菜”这个词在农场中是最流行的,种菜的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别人偷自己的菜,偷菜的整天筹划谋算“时差”,听说有人半夜三更等着别人家的菜熟了去偷。“偷”,即不劳而获,这种思想几乎是该游戏的主调,换句话说,但凡玩得就没有不偷的。“偷”不一直是公认的违道德的行为,为何在此如此猖獗?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比重不断上升,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网络游戏。在管教所的青少年最大的感慨就是当年不该痴迷游戏,迷恋游戏中的打打杀杀,觉着自己的在游戏中是“老大”,可是现实自己什么也不是。这两种矛盾心理的激化加深,终究会因某一件事不顺心而爆炸,现实与心理的反差是最可怕的。偷菜也是如此,对于长期玩这个游戏的人往往会形成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自己劳动得不到,但是可以通过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取,而且不需要承受什么惩罚,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思想很快便会折射于生活中,看见别人的东西好立马想到“偷菜”的伎俩,故技重施,结果会怎样?不会是网络上仅仅减积分降几级的问题,而会是一辈子的代价,承受一生的屈辱。而现在玩这种游戏的青年学生占三分之一,他们还尚未进入社会却遭受这种思想的玷污,这很容易在他们的思想理念中形成“理所当然”,“偷”--“理所当然”,那么当他们真正走进社会时会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状态来适应社会,恐怕犯罪率又要上升了。
“开心农场”,真得开心吗,整天为了那么几棵菜起早贪黑,还真是比那农民还忙。可人家农民种的真真实实的瓜果蔬菜,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创造价值,改变生活也造福人类。你种的那是什么菜啊,那自己的精力时间去当资本,把青春浪费在这不流之事上,把梦想埋葬在虚拟世界里,那么当代网路技术将会成为可悲的代名词。还挂着个“劳动者光荣”,这是对“开心农场”诠释还是对其讽刺,下次换个“偷菜者光荣”才能反映主题,真是踩在道德的身上猖狂,简直是荒唐!
对于广大醉心于“开心农场”的用户,我希望你们正视游戏的客观性,也许在起初真得能得到精神安慰,但这就像毒品一样,你会得到暂时的兴奋快了,可是药效一过,面对现实,巨大的反差将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你们是否能够承受?快醒醒,快醒醒,不要让所谓的“开心农场”埋葬了心灵,埋葬了生命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祈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