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情,何以托

(2009-07-16 19:47:09)
标签:

杂谈

  歌德说过心灵净土再大也只不过是个人的思想领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要让梦想永生,让精神永存,只能寄一物托一情----寄托。

  中国人有过飞翔的梦,便把感情寄托于科技,寄托于航天技术,寄托于生物导航科技,于是神舟飞天载运而归;我有过飞翔的梦,便把感情寄托于雄鹰,纵使不能翱翔天宇,至少在寄托的轮回中我学会雄鹰的韧性,雄鹰的执着,仍把心中最美的感情寄托于雄鹰划破天际留下完美弧线的瞬间。

  现代人用寄托圆了梦想,古人的那情何以托?晋代陶渊明寄情于菊花,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一代宗师周敦颐寄情于荷花,故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怀;李白寄情于明月,故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忧......正是因为古人的情有所托,并且知道那情何以托,才有了斯人已逝,芳香犹存,才使得他们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也许你在生疑,这都是完美的人寄托完美的人生,而世界的苦难如此之多,哪来的闲情去寄托虚无的空间。不,寄托是一种生活,甚至是一种生存的技能,对于饱尝困苦之人尤为重要。

  贝多芬年少失聪满怀的音乐之情何以托,为了理想,他把感情寄托于钢琴,寄托于微妙而难以触觉的音符节奏,寄托的力量使他在无声的世界中创造出有声的色彩,一部部精美绝伦的艺术佳品,诠释着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在音乐史上享有“乐圣”之美誉;史铁生青年瘫痪,身体上的残缺却无法抑制心灵上的冲动,他寄情于文字,用笔写出了一个“大”的人生,有寄托的笔墨点缀了一个新生的灵魂。至此,我要对去年遭受地震之苦的汶川人民送上一个建议,倘若上天夺走你美丽的双眸,矫健的双腿,灵活的双手,不要放弃,将心中的愤懑也好,痛苦也罢,寄托出来,让蓝天白云分担你的不幸,走出困境,寄托生命的激情,同样可以让生命熠熠生辉。

  那情,何以托?那情,只需要你选对方向,选对情感,选对事物,将内心封锁依旧的事物驾驭着另一个新生的事物,梦就飞翔了,奇迹也就出现。也许此刻你在愁思,你在迷茫,你在困顿,天空飞过的鸟儿是否能寄托你的思绪,为你带来自由的芬芳;烈烈骄阳,能否托得住你的情绪,为你带来热情的激昂。

  那情何以托?只缘在于寄托中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