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5e6e3f71x7f4b0e29c103&690
我娘家妈是东北人,婆家是上海人。东北是本山大叔的大茬子味儿,上海是小家碧玉味儿,大家可以想见,每年的春节,我们整个一杂交混搭型,真真是南腔北调!给大家细细数来,两家的过节习俗有着怎样的不同。
一、吃
我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几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劳作,年夜饭几乎从头到尾是她一人的事儿,还干的有滋有味儿。菜谱也是多年来保持稳定专注,主打菜:猪肉酸菜炖粉条(注:就是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翠花,上酸菜”那口)。别说,每年吃着还是那么清香爽口。
相比之下,婆婆就很现代了。几年了,都是换着花样地在各大餐馆吃年夜饭。口味儿常换常新,去年是海鲜自助,今年整了个烧烤加西餐。很是“No
out”吧!
大年初一我们会聚在婆婆家,吃上婆婆的劳动产品。主打菜:上海的笋干烧肉。此菜的做法有几个关键点:其一,原材料笋干最好是上海本地的;其二,笋干和猪肉(五花肉)的配比是1:2;其三,此菜可多吃几顿,越煮越有味儿。
二、娱乐
过年离不开娱乐。俺娘家人很是朴实,过年主要就在家里“农家乐”。爸妈住的是别墅,住了1年后毅然决然地把花园变成了菜园。一年四季菜园里都有收成,过年的时候也能吃上绿色食品,邻居间彼此分享各自的产品,别有一番农家乐趣。妈妈会很殷勤地恭候各路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把她的保留曲目奉献给大家,当然主要还是猪肉炖粉条。
婆婆每年春节绝对是要走出家门的。保留节目是:东湖梅园。她一直在上老年大学,学的是国画。人家去梅园可不是像我等看看热闹,照几张憨态可掬的photo;婆婆是正二八经地去采风的。看着她六十多岁的人了,上起下伏地找角度,抓镜头,很是感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家,因地域的不同,能感受到不同的风俗习惯。说真的,我觉得挺好!将混搭进行到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