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准电影迷,作为汤姆.克鲁斯的准粉丝,这个周末我紧赶慢赶看了晚场的《行动目标希特勒》。
也许是人到中年,汤姆.克鲁斯一改往日英俊、极富魅力的形象,演绎了一把因伤致残的军人形象,一个在二战中失去了右手、右眼和左手2个手指的德国军人。当然,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汤姆.克鲁斯的独特魅力。
最打动我的,是他诠释的英雄形象施陶芬贝格,真实、生动、打动人心,显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而不像我们许多国产影片中的英雄,高、大、全,没有七情六欲(或者说情商偏低),像工业化生产线出来的,机械、死板,很难让人感动,可能只能用景仰、尊重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受。
我为大家分享影片的几个细节。
1、影片有几个场景,是施陶芬贝格照着镜子,看着负伤的自己。他的表情很痛苦,也有无奈。但是,他接受了现实,依然坚定地去参与和执行最危险的刺杀希特勒的任务。
2、施陶芬贝格在执行任务最紧张的状态下,依然十分牵挂家人。多次请秘书打电话询问家人情况,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多次“闪回”与家人一起的场景。家,对于个体是心灵的港湾,是最安全的归属,即使是自觉为国捐躯的英雄,为国家和信仰选择死亡而放弃家人,这是无奈而无法言表的痛苦。
3、面对死亡,临枪决之前,施陶芬贝格也有紧张、恐惧的表情,和无畏的复杂情绪。是的,大无畏牺牲是种精神,有信仰作支柱;但作为个体,这种复杂的心理感受是极其真实的。想想我们国产片中,临上刑场的英雄,像神似的高大、勇敢和无所畏惧!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心目中的(影片的制作人员主要是美国人)英雄,首先是一个人,有七情六欲的丰满的人,然后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在忠孝难以两全的现实条件的约束下,选择了为国牺牲自我。汤姆.克鲁斯塑造的这样的英雄,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因为他真实!
加载中,请稍候......